第984章 猜猜谁才是行家 (第2/3页)
总裁也跟着听,他带来的汉语翻译终于能全程禀报。
后来飞往北美的航班上,才跟让卫东探讨:“这叫做监管红利,没有监管的地方就是巨大的红利,你恰恰在内地市场又具备了这么强的运作实力,你有了资本等政策调整,已经可以跟着转型,甚至利用这种优势彻底压住没人能超过你,这就是我在花旗市场奋斗一生,却永远不可能再成为资本的原因,从我出生的时候,花旗已经是个处处被监管严格的市场。”
让卫东还是让太太来翻译:“那么像史蒂夫这种,就是在全新领域跑马圈地,才可以享受这种没有监管的红利,但等到规范起来,又杜绝了后来者?”
他其实忍住了没说互联网可能就是IT产业后的监管空白,更是因为互联网的特点,可以不断萌生全新领域,所以才有后面的互联网新贵。
总之这种说法算是定义了让卫东接下来要如何保持成功的脉络。
叮在苹果电脑、克莱斯勒汽车上做吸血供应商,都只是战术上的事情,核心战略还是继续利用天眼找寻监管空白。
尤其是海外的空白。
让卫东当时给港商们表达的就是内地随时可以掀桌子不吃这个闷亏,那就别在这个阶段拼命占便宜。
等到地价政策公开了,再去跑马圈地就稳妥得多。
实际上后来都知道,欧美只是这段血多底子厚,监管领域又完整,才能摆出遵守规则的样子,等到三四十年后内地各种强调监管了,反而是欧美不断掀桌子毁约。
都一样。
谁知总裁居然面对让卫东说了句:“所以这几年我私底下一直在考虑,把汽车和电脑联系起来,看能不能开辟出一片没有监管的新天地。”
这就是掌握了战略,有意识的去找寻方向。
太太翻译的时候,让卫东还没太在意,心头呵呵,汽车跟电脑能联系起来啥,嘴上随便恭维:“哦,了不起,值得我学习,但汽车上用的电脑芯片,也改变不了监管吧?”
这一年他疯狂介入汽车制造业,自己又在推动晶圆厂,还是知道汽车已经在采用电脑芯片,尤其自动挡汽车大多需要用芯片来控制油门,虽然这类芯片还比较简单,但已经开始介入。
结果更没想到的是总裁低声说:“我的想法是用电池来驱动汽车,这样就彻底推翻了所有之前汽车制定的规则,这个领域就完全成了全新没有监管……”
当!
让卫东如同挨了一记闷棍。
整个神色都难以抑制的剧烈变化,转头看向六十四岁的老头儿。
能成为营销管理之神的人物,让卫东都在观察他是不是和程朗一样了。
结果对方眼里只有热烈的兴奋:“怎么?你也有兴趣吗?”
这时候的对方,完全不是个傲慢的总裁,眼里甚至有一丝孩童般的天真。
让卫东慢慢控制回表情,尽量让自己没那么突兀:“电动汽车?这的确是个全新的领域,克莱斯勒已经在研发这类产品吗?”
总裁笑笑摇头低声:“是我自己,我有很多朋友,其中有几个谈得来的在这方面有商议,我们自己成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