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章 猜猜谁才是行家 (第3/3页)
家公司,现在看起来你有资格加入进来,尤其是当我参观过你在鹏圳的工厂以后,我对你这种代工厂模式非常看好。”
在深水湾道15号的酒会当然是收获圆满。
让卫东利用克莱斯勒给自己刷了一波背书。
北美五百强首位,这种企业巨头总裁跟他联手过埠HK,还是很有说服力。
而且第二天还一起搭乘水翼艇去了鹏圳西区参观。
让卫东的本意是看看光驱厂,证明我确实有这个生产研发能力。
结果总裁明显比四位品牌总经理更有兴趣的参观了晶圆厂、封装厂、声卡厂、音箱厂、耳机厂,甚至集装箱厂、服装厂、卫生巾厂都没放过!
更是对途中路过的集装箱码头,目前只有三架岸桥,还没船停靠的状态,却停了几百辆切诺基的场面,也隔着保税区的铁栅栏听让卫东表述了是怎么朝着东南亚卖的。
其实是让卫东不具备去东南亚国家冲击关税的正面能力,所以才放手给陈文亮去自己捣鼓。
但花旗汽车大亨们就有的是办法施压小国家开放市场。
当时让卫东真以为总裁是在观察他的经营管理能力,没想到人家考察的是他在电子IT产业的实力!
让卫东还看了看坐在越洋头等舱过道那边的狄坤和桂振飞,早就约好了也要去苹果公司看看,同样是寻求顶尖公司对自己背书的套路,狄坤其实也经常往返大洋两岸。
但这俩似乎才应该跟电动汽车,不,是新能源车产生关联吧,怎么成了克莱斯勒的总裁来自取油车的灭亡?
等等,这尼玛要是自己参与了就是资敌吧?
三十年后新能源车在内地彻底翻身的场面,停车场看绿牌比例就最清楚了。
从寥寥无几的凤毛麟角,再到铺天盖地的新车几乎全都是。
国外车企更是在国产新能源面前被打得节节败退,各种围追堵截的不顾脸面。
网上看得很清楚,要是真帮助这位展开新能源车的时代,未来怎么办?
反正这个瞬间,让卫东真是想得有点多。
全靠太太翻译打岔,才能缓冲下思维。
最后艰难摆出一无所知的态度来打探口风:“对,代工,电动汽车也需要代工吗,现在进展到了什么地步,虽然对电动汽车不懂,但我很有兴趣了解。”
总裁没什么防范:“首先我有个朋友是玛莎拉蒂的总裁,他们一直在跟克莱斯勒合作研发一款新车,我希望是跨世纪的全新概念车型,双方在汽车外形、底盘调校上肯定能够合作出最好的成果。”
卧槽,起点这么高的吗?
让卫东万万想不到传说中的豪车从八十年代就开始研究新能源车了。
总裁很有信心:“我还有位朋友现在通用汽车任职,但他自己有家镍氢电池生产厂,他们很有兴趣把这类新型电池转化成汽车动力,现在我们缺的就是个年轻的电子产业投资方,因为除了需要大量资金,这种新型电动汽车肯定也需要大量的集成电路,这两点很难同时在年轻人身上……”
让卫东心里悄悄松口气,这电池方向不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