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9章 五万援军,是来送死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89章 五万援军,是来送死吗 (第2/3页)

压制,他简直就是做梦!”

    关东军的战斗力,经过一年时间的装备更换,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更何况,

    这一次九江府决战,关东军麾下可是七十万大军。

    西门堂增援部队只有五万兵力,能干嘛?

    更何况,

    现在咸宁府的十一万兵力被关东军困住了,想要支援阳新县的这一支六万人军队,最少要五天以上的时间,才能突围。

    西门堂只增援五万人,这不是赶来送死吗?

    不过,

    对于西门堂的燃烧弹,穿甲弹和火炮阵的威力,大山岩还是深有余悸。

    于是,

    他想了想,问道:“调查到他们携带了什么重型武器吗?”

    “陆路的军队跟随着辎重部队,应该就是跟许小刀麾下军队一样的火炮,重机枪,数量不少!”

    大岛雄武斟酌了片刻,回答道:“不过他们采用急行军,速度非常快,应该没有什么重火力。”

    “至于水路,倒是发现有二十多艘舰船,但无法靠近舰船,上面被布盖住了,不知道上面是什么武器。”

    西门堂陆军携带的武器,大山岩倒不怎么担心。

    急行军都是轻装上阵,能携带什么重武器?

    想要破解‘碉堡联排’战术,必须要重武器才行。

    不过,

    对于水路运送的武器弹药,大山岩也没底。

    既然调查不出来,没有人能够登上舰船,那么应该有重武器。

    虽说任何重武器的运输都是最大的问题,一般都很难移动。

    但是,

    一旦西门堂的重武器可以移动到岸上,哪怕是舰载炮,对关东军的‘碉堡’也是非常大的威胁。

    舰载炮的口径非常大,炮弹威力无穷。

    一颗炮弹就能轻松摧毁一个碉堡,数量太多的话,将是关东军巨大的威胁。

    看到大山岩没有出声,大岛雄武犹豫了一下,说道:

    “金陵府的西门堂援军这么快就出兵,显然已经知道了我们的战略部署。”

    “乾王陈杰谋而后动,从来都不打没有把握的仗,既然他敢亲自率军来到汉中支援,就一定有所依仗。”

    “将军,我们趁着这个机会,展开强攻,将阳新县的许小刀这一支西门堂军队拿下,免得夜长梦多。”

    其实,

    想要强攻拿下许小刀麾下的六万大军,哪有那么容易?

    许小刀在阳新县的外围驻军阵地,早就建造了防御工事。

    更何况,

    西门堂的火炮在进攻的时候,面对‘碉堡’的效果不明显。

    但是防守状态下,东洋军队就算是五倍的兵力,也很难攻破。

    展开强攻,不仅无法攻破西门堂的防御阵地,很可能伤亡惨重,遭受重创。

    大山岩低头沉思了片刻,无法下定决心。

    这个时候对许小刀麾下的军队展开强攻,绝对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

    但是,

    一旦西门堂从金陵出发的援军到位,到时候想要围剿许小刀麾下的军队,难度更大。

    他稍作沉吟道:“我们的兵力虽然占据优势,但许小刀麾下的军队驻扎在高地,易守难攻。”

    “展开强攻的话,我们的碉堡战术就彻底没有用处了,到时伤亡太大,对我们整个汉中地区的战局都将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说简单一点,

    伤亡太大的话,哪怕大山岩也承受不起。

    大岛雄武的心里面也很清楚,一旦强攻的话,以西门堂的火力来说,关东军的伤亡绝对很大。

    不过,

    好不容易困住了许小刀的六万多精锐部队,就这么放弃进攻的话,他心里实在不甘心。

    对于关东军来说,许小刀麾下的六万西门堂精锐,威胁太大。

    能够歼灭西门堂的有生力量,付出再多都值得。

    他想了想道:“将军阁下,我们东洋帝国想要全面占领大乾王朝,就必须要面对西门堂的军队。”

    “这是无法回避的事情,这一战,无法避免!”

    “就算付出再大的代价,我们都必须要跨出这一步。”

    “现在我们关东军内部,一谈到西门堂的军队,大家都感到害怕。”

    “所以当务之急,我们急需要一场胜利,来打破西门堂不可战胜的传言。”

    大山岩闻言,微微点了点头。

    他比大岛雄武更清楚这一切,东洋帝国的地理位置太差了,想要成为真正的世界列强,缺少了发展空间。

    所以,

    东洋帝国想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要占领更多的地方。

    虽然关东军已经占领了大乾王朝的东北,但对于明治天皇来说,整个东北的地方,远远不够。

    趁着大乾王朝羸弱,此时是占领整个大乾王朝最好的机会。

    不过西门堂的异军突起,彻底打乱了关东军的计划。

    西门堂强势进驻汉中,摆明了是要与关东军决一死战,将关东军赶出大乾王朝。

    所以,

    关东军与西门堂之间,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