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9章 五万援军,是来送死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89章 五万援军,是来送死吗 (第3/3页)

有一场大决战!

    大山岩让三十万关东军精锐部队,从两广登陆进入汉中地区,就是要将战场外引,不想在东北开战。

    自从关东军占领东北之后,大肆开发,各种矿场开采后,源源不断的送往东洋本土。

    一旦在东北开战,那么关东军占领东北后的所有工业建设,就将打水漂了。

    这也是为何明治天皇让大山岩亲自前来汉中地区坐镇的原因。

    “咱们在九江府能够调动的兵力有三十万!”

    大岛雄武接着说道:“之前制定的计划,是围困许小刀麾下的军队,然后计划围点打援。”

    “咸宁府还驻扎着阿蛮的十二万大军,当初的目标是各个击破,伏击阿蛮麾下的军队。”

    围点打援!

    伏击咸宁府阿蛮麾下的主力部队。

    大山岩微微点了点头,看向大岛雄武。

    不愧是关东军的一员猛将,不仅胆子大,野心也很大。

    说实话,

    当初的计划,的确是想要围点打援,让咸宁府的驻军支援许小刀。

    然后在路上展开伏击。

    以彼之道还治彼身,‘伏击战’可是西门堂最擅长的战术。

    大岛雄武突然间说道:“我们现在可以改变计划,伏击金陵来的援军!”

    这——!

    大山岩闻言,微微皱了皱眉。

    说实话,他宁愿强攻许小刀麾下的六万大军,也绝对不愿意去伏击金陵的援军。

    不管是水路还是陆路的军队,装备肯定非常强。

    而且从金陵到九江府之间,水路和陆路都没有伏击的地方。

    但从人数来说,伏击金陵的援军,倒是性价比最高的军事行动。

    他犹豫了一下,说道:

    “大岛君,金陵的援军是经淮南而来,那边不属于我们关东军的驻军范围,没有办法进行伏击。”

    “水路的话,西门堂战舰出动,更加不具备伏击的地点。”

    大岛雄武想了想,微微点了点头。

    的确,

    想要在路上伏击,难度太大了。

    “无法在路上伏击,那么在他们上岸时,展开夜袭!”

    “他们长途跋涉,根据时间推测,到达九江府时,刚好是明天晚上,正适合我们夜晚伏击!”

    夜晚伏击!?

    大山岩抬头看向九江府靠近长江的方向。

    如果能伏击歼灭西门堂的援军,并且刚好乾王陈杰在援军之中。

    那么,

    整个大乾王朝的战局,就将彻底往东洋帝国倾斜。

    唯一难以确定的是,这一次金陵来的援军,乾王陈杰到底有没有在里面?

    还有另外一个顾虑,就是伏击失败。

    西门堂在接下来的时间,肯定会展开报复。

    到时候在汉中的关东军,将要承受极大的压力。

    呼——!

    大山岩深吸一口气,喃喃自语的说道:

    “兵道,诡道也!未胜先虑败,身为主将者,必须要有这样的深谋远虑。”

    “夜袭西门堂的援军,风险太大,不确定因素太多。”

    “更何况,根据目前的消息,并不能确定乾王陈杰是否随军一同前来。”

    “万一伏击失败,将会让我们腹背受敌。”

    大岛雄武一脸自信的说道:

    “金陵来的西门堂援军,只有五万人,他们的战斗力再强,也挡不住我们十万人的偷袭伏击!”

    大山岩转头注视着大岛雄武,淡然道:

    “一下子抽调十万精锐前去伏击西门堂的援军,那许小刀麾下的这一支部队,你能困住他们?”

    “万一许小刀强势突围,咱们之前的所有努力,可就前功尽弃了!”

    伏击不行,强攻也不行!

    大岛雄武无奈叹了口气,内心有些沮丧。

    他沉声道:“将军,难道我们什么都不做,就等着西门堂的援军到来?”

    “要不给我五万精锐,我亲自率军去夜晚伏击西门堂的援军!”

    五万精锐有把握伏击成功西门堂的援军?

    兵力同等状态下,那不是去送菜吗?

    大山岩可是非常清楚西门堂的战斗力,哪怕是偷袭伏击,也必须要对方双倍以上的兵力,才有可能成功。

    他低头沉思了片刻,抬头说道:

    “先不管西门堂的援军,趁着他们还没有到达的空挡时间,先将许小刀麾下的这一支军队,彻底拿下!”

    “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打残这一支军队,打赢这一仗,对我们关东军来说很重要!”

    深思熟虑后,大山岩还是痛下决心,先展开强攻,拿下许小刀这一支西门堂联军。

    许小刀麾下的军队,有一部分是大乾兵部新军。

    他们手中有着攻打碉堡的利器‘中型穿甲弹’和‘平射野战炮’。

    比起阿蛮麾下的军队,其实许小刀这一支精锐部队,对关东军的威胁更大。

    所以,

    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不能让许小刀麾下的六万大军突围,必须要歼灭他们。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