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8 怒从心头起 (第1/3页)
朱厚照甚至想到了另一个可怕的走向,那就是他们可能都懒得去针对云南,而是直接就在南洋那些国家大肆采购。
现在朝廷的很大一块收入,依赖的就是和各国的朝贡贸易。
如果南洋的商品被这样廉价的大肆采购过来,那么朝廷依靠朝贡贸易补贴的财政,就会迎来灭顶之灾。
与这相比,死几个太监又算什么呢?
也幸好,起居注官的制度在洪武年间就废除了,现在这时候还没有恢复,不然朱厚照还要设法解决起居注官的麻烦。
陆訚给那些仍旧留在乾清宫中的内侍们一个凶狠的眼色,那些人顿时战战兢兢的从侍立的地方出来,乖乖的走出殿门。
这里面有几个是入夜后才轮换的,对下午的事情并不知情。
他们倒是不担心自己的小命,只是以后在这秩序分明的皇城中,很可能会成为垫底的那一部分。
朱厚照见陆訚拿人核查,调配人手,一时也静不下心来。
他放下手里的奏疏,忧心忡忡的负手踱步出了乾清宫。
目光一斜,旁边就是弘德殿。
朱厚照也没什么人可以商量,便溜达着过去,想看看能从裴元这里再榨出点什么不。
毕竟,那《岛夷志》放了两百年,都没人注意到这宝藏,裴元能有这样的收获,自然也非常人。
等朱厚照到了弘德殿前,还未推开殿门,就听到里面的鼾声如雷。
裴元白天费了不少心思,晚上回去后,又将一把子力气都使在了焦妍儿身上。
刚困倦不堪的睡着,又被唤醒进了宫。
这来回一折腾,几乎是陆訚刚走,裴元就倒头睡着了。
朱厚照熬到半夜,自己也困得要死要活。
特别是刚才一直在查阅文书房拿来的数据,更是看得头晕眼花。
只是忧心不解,这才没心思去睡。
这会儿见裴元睡得这么香,朱厚照不由大怒道,“裴元!朕不是让你好好反省吗?你怎么能睡得着?!”
裴元从梦中惊醒,一时有些懵逼,只不知自己身在何方。
好一会儿,才借着淡淡的月光,看到殿门口愤怒的朱厚照。
裴元真是要狠狠的问候朱厚照的老妈了。
这会儿裴元也不敢争辩什么,明明让自己滚去睡之类的事情了,无奈的爬起来,“臣反省着呢?”
朱厚照也想起了前番的事情。
好像……,自己不占理。
于是朱厚照背着手说道,“知道反省就好。”
说完,溜溜达达的又回了乾清宫。
乾清宫中,陆訚已经为天子更换了一批人手,他那几个伶俐的义子义孙也都临时顶上,应了应急。
朱厚照出去了一趟,舒缓了一下心情,再看那些卷宗的时候,倒是能静下心看下去了。
里面有历朝以来发行宝钞的数据,也有这些年朝廷给出的宝钞兑换比例。除此之外,也有从各地采集白银的数量。
朱厚照的记忆极好,看着一份贵州银坑的记录文件,想起了此地去年似乎有过地震的事情。
他又让人去寻找当时布政使请求减免钱粮赈济的奏疏。
等到确认了此事,两相对比。
再看着那稳定的白银产出,朱厚照心中,越发印证了张羽的一些说法。
或许真的有些矿脉能出产白银,但是也有一些矿监,根本不是从山里挖银子的,而是采的民间之矿。
这些矿监从百姓和军夫那里敲诈来一两银子,可比自己去采一两银子要轻松多了。
但是这样造成的后果,最终还是由朝廷来承担的。
相比难以采集的金银,铜矿的采集和铸币又面临着另外的麻烦。
铜钱的质量只要稍微好一点,就会被拿去熔铸为铜器,从而价值倍增。
铜钱的质量只要稍差,就又会造成壅滞,导致钱法大坏无法流通。
除此之外,不但有大量质量参差不齐的民间铸钱,藩王铸钱,就连朝廷自己的铸币都有巨大的差异。
好钱七文钱可以当银一分,劣钱就只能六七十文当银一分。
币值的不统一,让铜钱几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