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明教、弥勒、密特拉 (第3/3页)
若是再筛选一下,估计也就只能凑出八百人。
八百就八百。
灭掉区区一个南汉,八百人应该也够用了。
短短一日。
邓肯便以绝对的武力,接管了赤军散落的余部,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变成了山民,最后他将诸多的山寨香坛统计了一下,真正有战斗力的人,还不到八百,也就是五六百人的样子。
这五六百人勉强可以编入正规军,接受过一定的军事训练,并且也有一定的武艺在身。
邓肯在海南停留三日,随后直接北上。
赤军不堪大用,他就必须另外想办法,在整个中原地带,就只剩下大明尊教了。
在宋徽宗时期,方腊就是以明教教众发动起义,一切宗教入中原都得逐渐汉化,大明尊教已经不同于波斯明教,就连教主都是汉人。
荆南。
邓肯的身影踏浪而行,落在了一艘商船上。
“公子。”
云知客的身影从船舱内走出,恭敬道:“已经打探到善母的消息了。”
“大明尊教的光明使、五使魔,应该也在金陵附近。”
明教的信仰以光明与黑暗为主。
它亦被称作为摩尼教,与密特拉信仰存在直接关联,摩尼教(公元3世纪创立)源自古代波斯的密特拉信仰体系,密特拉被视为光明之神,其崇拜可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的雅利安文化。
而后,宗教不断演变,密特拉信仰的核心元素(如光明崇拜和二元论)被摩尼教吸收并重构,密特拉信仰在琐罗亚斯德教中作为正义审判者的角色,在摩尼教中则转化为光明势力的象征。
摩尼教的创世神话中,密特拉被描绘为对抗黑暗的关键力量(第三使),负责净化被囚禁的光明元素。
而后,明教传入东方,摩尼教进一步将密特拉与佛教弥勒菩萨融合,形成了“光明三圣”的崇拜体系。
这也是为什么弥勒教喜欢造反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大家熟悉的弥赛亚,跟密特拉也有非常微妙的关系,一神教吸收密特拉信仰后,弥赛亚逐渐取代了密特拉的救世主身份。
这位也算是隐藏在人类历史背后的大佬了。
只不过密特拉的神格演变太多,有点像是神格分裂,弥赛亚绝对不是密特拉,弥勒佛也绝对不是密特拉,只能说祂们之间存在极为微妙的联系。
商船上。
云知客望着眼前的邓肯,神色担忧道:“公子。”
“大明尊教的高手最近十分活跃。”
“光明使、五使魔都是江湖上的顶尖高手,你孤身一人行动,怕是双拳难敌四手。”
“为何不等路山君等人一起行动?”
蚁多咬死象。
大明尊教的内部,入道境的高手不多,但是先天境的高手却不少,哪怕是路山君硬闯明教的总坛,也未必能全身而退。
况且善母参悟《娑布罗干》秘法,据说已经接近入道境,在整个中原也是宗师级的人物。
大明尊教的武功十分厉害。
摩尼七经是明教的根本典籍,分别是《彻尽万法根源智经》(《生之福音》或《大福音书》)、《净命宝藏经》(《生命之宝藏》)、《律藏经》(《药王经》或《使徒书》)、《秘密法藏经》(《秘密书》)、《证明过去经》(《摩尼论说》)、《大力士经》(《巨人书》)、《赞愿经》(《诗篇和祈祷书》)。
这七部经典内,都包含无上秘法,还有极为独特的精神法,可以操控他人的精神思想。
用一个游戏里面的话,大家就能理解了——赞美太阳(洗脑)。
明教的教众历来悍不畏死。
这便是精神法的作用。
云知客虽然对邓肯的实力有点盲目自信,但也担忧邓肯被明教的高手围杀于此。
“无妨。”
邓肯的目光十分平静,眺望着远处的江面,缓缓道:“我自有安排。”
他的目的不是明教,也不是明尊善母。
而是明教信仰的光明神之一,密特拉的化身,他想要收服明教,只能至上而下,如果得不到密特拉的支持,那么他就只能去找万灵信仰的长生天了。
实在不行,就以长生天之名,荡平天下。
邓肯又不是只有一个选择,况且江湖上一直有明王降世的传说,密特拉大概率是准备在他的身上下注了。
他可以是明王。
如果他不是明王,那么明教也没有必要存在了!
这笔账,他赊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