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5章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5章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求月票) (第2/3页)

郭家还有没有头都难说!”

    “顾公要的,不是我郭家退多少田,惩处几个子弟,他要的是一个态度,一个我郭家绝对服从、绝无二心的态度!”

    他喘了口气,压低了声音,语气带着一丝深沉的算计:“你此去,不是去请罪,是去表忠心。”

    “要让顾公,让朝堂诸公看到,我郭信懂进退,识大体!”

    “只要保住郭家的根基和北疆的兵权,一时的颜面算什么?”

    他沉吟片刻,目光扫过手中那柄传承的宝刀,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去库里,将太祖皇帝当年御赐的那对玉如意带上,作为请罪的由头。”

    “但更重要的是.”他顿了顿,声音几乎微不可闻,“你要私下求见顾公,向他禀明,北疆军中将门盘根错节,诸多事宜牵一发而动全身,我郭家愿为前驱,协助朝廷.整肃军纪。”

    此言一出,郭骁顿时倒吸一口凉气,难以置信地看着父亲。

    这已不仅仅是认错,更是要将自己乃至整个北疆武将集团都摆上砧板,任由顾氏宰割?

    郭信看穿了儿子的心思,冷笑道:“你以为顾公不知北疆情况?”

    “他若真要动手,谁能拦得住?”

    “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投诚。”

    “我们主动提出整肃,尚能掌握几分主动,至少能保全核心,毕竟我郭氏与顾氏倒也有着几分感情在。”

    “况且.”他眼中精光一闪,“若是当真由我郭家来协助整肃,这其中的分寸、对象,未必不能运作。”

    这才是真正的以退为进。

    看似将自己剥洗干净送上案板,实则是在绝境中寻求一线生机,甚至试图将这场危机转化为巩固自身地位的机会。

    听到这话,郭骁终于明白了父亲的深意,神色由不甘转为凝重,深深一揖:

    “孩儿明白了!定不负父亲所托!”

    说罢,郭骁便立刻走了出去。

    而郭信自己也并未闲着。

    他当然不会将所有的希望都压到一处,而是立刻写信联络起了其他人。

    ——武将世家可不仅仅只有他一家!

    而这样做的,也不仅仅只有他郭氏!

    顾霖如今虽然还没有动手。

    但郭信也必须要将这些人给联合起来。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种行为无论是在战场之上,还是在这朝堂之中,有些时候都是极为的好用。

    ——局势悄然生变。

    郭骁带着那份沉甸甸的请罪与投诚之策,星夜兼程赶往应天府。

    而与此同时,郭信的书信也已迅速朝着各地而去。

    这些信件措辞谨慎,并未直言对抗,只以“通晓时局,共商进退”为名,字里行间却弥漫着兔死狐悲的凝重。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这对于任何的武将世家而言,都是最为敏感的一条线。

    毕竟历史之中已经出现了太多太多的例子。

    那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在提醒着郭信这般站在权力顶峰的老将——帝王心术,最是难测。

    往日并肩之情,在江山稳固之后,往往敌不过对权柄旁落、尾大不掉的深深忌惮。

    如今顾氏虽非皇族,却行帝王之事,其心其虑,与历代开国雄主何异?

    郭信的密信,正是精准地戳中了所有功勋武将内心这处最敏感、最脆弱的伤疤。

    一时间,暗流愈发汹涌。

    镇守西京河南府的安远侯,其祖上曾与郭信之父在陈桥驿共拥太祖,接到信后,于府中独坐半日,终是长叹一声,默许了这无形的联盟。

    控扼河东的靖边伯,其家族与郭氏数代联姻,利益盘根错节,回信虽只寥寥“已知,慎之”四字,态度却已明朗。

    甚至一些与郭家素无深交,但同样担忧自身前景的军中宿将,也开始悄然呼应。

    包括西域的一些贵族。

    乃至于麟州杨氏这种直接被顾氏所提携起来的武将世家,都参与到了其中。

    就如郭信所言,此事涉及的乃是他们所有人。

    他们同样也没得选。

    应天府,冠军侯府。

    顾霖看着案头来自北疆、西京、乃至河东的密报,上面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