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求月票) (第1/3页)
顾易同样也在默默的看着这一幕。
其实对于当前的这种状况,他并没有丝毫的意外。
这一天总会到来的。
开国时的功勋,与各方势力之间的冲突,包括这些人的不断膨胀,都会导致一个帝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一点,根本就不可能完全抹除。
而顾氏也众将要面对抉择。
毕竟在如今的大宋而言,顾氏就是实际上的掌权之人,在很多时候,甚至都完全可以将顾氏当成开国皇族。
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合理的分配好一切的利益。
时间匆匆而逝。
并未出乎顾易的预料,顾霖终是选择动手了。
或许都不能说是选择。
而是顾氏必须要这样做,此举虽然看起来是在自己减除自己的羽翼,但实则完全是避免因小失大。
武将世家必须削弱,这并非是在卸磨杀驴,而是要顺应时代做出不同的选择罢了。
他绝对不能纵容这种事持续下去。
别忘了,这还紧紧只是开始。
若是他就这样的纵容下去,假以时日那整个天下绝对会大乱。
北京大名府,武威侯府。
虽已远离应天府的权力中心,但郭信在北疆经营多年,自有其消息渠道。
御史台的动向,关于漠南草场之事的风声,却已隐隐传入了他的耳中。
其实光凭着这一点,便足矣说明这郭氏在整个北疆的不凡了。
御史台可是单独的部门。
其完全属于顾氏。
郭氏竟然能够隐隐探查到些许御史台的动向,其中干系可见一般。
书房内,炭火噼啪作响,映照着郭信那张饱经风霜、此刻却阴晴不定的脸。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佩刀的刀柄,那是他郭氏的传家之宝。
是先祖追随赵匡胤与顾瑾时所用的兵器。
值得一提的是——
这也是如今九州的变化之一。
顾氏这些年来保留东西的习惯可是一直都没停过,这也在很多时候都影响到了不少的大族,如今这些人皆是喜欢留下一些值得被纪念的东西。
就亦如,此时郭信手中的这一把刀。
“父亲,”其长子郭骁在一旁,面带不忿,“不过是些许草场,那些归附的野人,能有片瓦遮头便已是天恩,何须计较这些细枝末节?”
“我郭家为大宋流血流汗,难道连这点”
“住口!”郭信猛地打断他,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疲惫与了然。
他并非不知晓族中子弟在北疆的某些作为,只是以往在他看来,武将之家,靠军功获取些田产财富乃是天经地义,只要不太过分,朝廷也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如今,风向变了。
其实哪怕是到了这个现在的这个地步,郭信也并未觉着自己有什么错误。
这就是认知上的问题了。
毕竟这一切,也都属于是当今时代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但,他了解顾氏!
作为大宋的武将世家之一,这郭氏与顾氏之间的联系可不少,他十分清楚顾氏的行事风格,自然而然,便要做出选择。
想着,郭信亦是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对郭骁下令,语气斩钉截铁,“去!”
“立刻将三房、五房那几个在漠南惹事的小子,全部绑了!”
“将他们侵吞的草场,一亩不少地给我退回去!”
“不,双倍退还!所有强征为佃户的牧民,即刻放还,补偿他们一年的牛羊损失!”
说着,他的语气微微一顿。
随后再次摇了摇头道,“你立刻亲自前往应天,代我去见见顾公,向顾公认罪!”
——他要以退为进!
郭骁闻言,先是一愣,随即脸上浮现出不甘与屈辱的神色:“父亲!我们自行清理门户已是退让,还要我亲自去应天认罪?”
“这这让我郭家在北疆诸将面前,如何抬得起头来?”
“糊涂!”郭信猛地一拍桌案,震得茶盏作响,他目光如刀,刺向儿子,“抬起头?”
“若过不了眼前这一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