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顾霖立法,靖难反顾!(求月票) (第1/3页)
几乎就在同时间之内。
各地漕运码头间所发生的种种便在整个九州掀起了惊天巨浪。
漕运于当前大宋的重要性突然发生了这种事,就无异于现代经济上的暴雷,对于整个天下而言,都算的上是大新闻!
而随之而来的影响亦是滚滚而来。
——非议!
没错,就是非议。
纵使顾霖在第一时间便揭露出了这些人的罪行,但在当前的这个时代,无论是百姓也好亦或是大部分的官员甚至都不能完全看出其中对于九州的坏处。
这其实就是认知上的限制了。
在当前这种毫无先例的情况之下,又岂会所有人都能看出这些呢?
一时之间,铺天盖地的奏疏便直接抬了上来。
甚至就连顾霖都不能将这些人完全挡住,直接捅到了从不揽权的天子那里。
这就是顾氏的影响力。
其实赵宋的这些皇帝哪怕至今都没有被完全架空的原因,便是因为掌权之人乃是顾氏。
上到朝廷百官,下至民间百姓都始终没人去怀疑顾氏会篡位。
纵使顾氏已然五代人掌权也毫不例外。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赵宋的这几代皇帝才能过的如此安稳,不仅仅有着皇帝的体面,又没有半分的忧愁。
垂拱殿。
面对那如同小山一般的奏疏,赵翰音可谓是一个头两个大。
看着这只有几人,再也没有了往日莺莺燕燕的大殿,他一脸的苦瓜之色,只觉着自己坐的这个龙椅是如坐针毡。
“唉!”
他深深的叹了口气,再次拿起了一份奏疏看了看,只看了几眼便随手扔到了一旁,又看向了一旁的顾霖说道:“太傅!”
“这些琐碎事,您就亲自处理了罢了。”
“又何必要让朕来亲自看?”
一边说着,他一边拿起了几份奏疏:“全都是大差不差的内容!”
“这群人竟然还想要朕罢黜您!”
“他们是疯了吗?”
“是觉着朕能够治好大宋?还是觉着我大宋没有顾氏会走到今天?”
他这话说的十分直接。
可以说,或作历史上的任何一位皇帝,无论是明君也好昏君也罢,都不可能说出这种话来。
就算真的有,或许也只有汉仁宗刘禅一人。
可刘禅当时面对的是谁?
那可是顾琛!
纵使是刘备在面对顾琛之时都是以同辈之人论交,又何况是刘禅?
可以说,这赵翰音如今已然是做到了和刘禅一样的地步。
甚至是同样的情形。
相比于这种真正掌控生杀大权的感觉,赵翰音其实更加喜欢平日藏身在莺莺燕燕之中,根本就没有什么烦恼。
“陛下。”顾霖的表情丝毫不变,他执笏躬身,声音沉稳而清晰:“此非琐碎事,乃是台谏风闻奏事,直达天听。”
“臣,正是这些奏疏弹劾之人。”
“岂有被弹劾者,反来处置弹劾奏章之理?”
“此非人臣所能为,亦非人臣所当为。”
他微微抬头,目光平静地迎向赵翰音苦恼的视线,继续道:“祖宗设立言官制度,正在于广开言路,使陛下能兼听则明。”
“臣之是非功过,自有陛下圣心独断,亦当由天下之公议。”
“若由臣自行处置,便是堵塞言路,蒙蔽圣听,臣万不敢行此悖逆法度之事。”
他的表情十分平静。
见状,赵翰音脸上的苦涩不由愈发浓郁。
他怎么可能处置顾霖呢?
顾霖已经将这其中给大宋带来的坏处已经说明来了,虽然这些话一些大臣们有些觉着过分了,不愿相信,可他相信啊!
顾霖说的每一句话他都相信。
又怎么可能罢黜顾霖?
看着面前那堆积的奏疏,赵翰音在这一刹那心思电转,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伸手便再次拿起了一份奏疏。
可就在刚刚打开的瞬间,他忽然就发出了一声惊呼。
“朕——”
“朕的头好痛!”
说罢,他就这样直接栽了下去,就这样倒在了一片奏疏之中!
“陛下!”顾霖表情突然一变。
看着眼前倒下的赵翰音,虽然他瞬间便明白了怎么回事,但还是不由得心中一慌,随之而来的便是一阵无奈。
哪怕他早就能够确定赵翰音不会对自己下手。
可如今见到这一幕还是万般的无奈。
这哪是当皇帝的啊?
这是跟自己玩上装病这一套了?
看着那没有一点反应的赵翰音,顾霖不得不选择陪他继续演下去,连忙便唤起了太医。
而就在当天。
——天子患病,无法处置奏疏,将一切政务都交给顾霖的圣旨便这样从垂拱殿送了出来。
除此之外,甚至这一次赵翰音还特意令人挡下了一切。
不仅仅是不见朝臣。
甚至就连奏疏都别送过来!
——朝野巨震!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