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九章 攻蜀与大婚(二合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零九章 攻蜀与大婚(二合一) (第1/3页)

    在李奕忙着筹备婚事的同时。

    后周朝廷也紧锣密鼓的把征讨蜀地的事提上了议程。

    二月底。

    皇帝柴荣诏令凤翔节度使王景,以本镇兵马为主力,准备出征蜀国。

    然而凤翔府距离东京一千余里,等到诏令传达到王景手里,他还要为出兵做准备,一番耽误下来,直到三月初也还没有正式开战。

    在此期间,后周朝廷也在讨论派哪位禁军将领前去协助攻蜀。

    最终在礼部尚书、平章事王溥的举荐下,确定了人选为宣徽南院使、镇安军节度使向训。

    同时以客省使昝居润为监军,二人一同率禁军赶赴凤翔。

    但此战的重点是速战速决,力求能尽快拿下秦、凤等四州,所以向训和昝居润只带了轻骑千余人出发。

    按照朝廷的方略,此战的目的并非与蜀国全面开战,不能劳师动众的调遣禁军主力。

    而且蜀地有天险阻隔,想要保障大军的后勤,难度异常的大,带太多的军队过去反而是累赘。

    再者说,攻打蜀国只是为征南唐铺平道路,一旦拿下秦、凤等四州,禁军就要立马为接下来的大战做准备。

    总而言之,进军的主力是凤翔节度的藩镇兵,主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同时行动也要干净利落。

    这也是皇帝柴荣的意思。

    三月初二,镇安节度使向训、客省使昝居润,二人带领侍卫司麾下龙捷军的一千轻骑离开东京。

    李奕和向训私下颇有几分交情,因此当天早早的到了新郑门外等他。

    其实军队出征时枢密院也会安排仪式,走个过场意思一下。

    但那种场景下人多嘴杂,李奕身为殿前司大将,也不好跑去跟向训说什么话。

    他索性请了半天假,提前在城外候着,以个人的身份给向训送别……毕竟历史上对方是支持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重要将领之一。

    而且如今在李奕交好的武将里,除了他的顶头上司张永德,也就向训加衔了节度使,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花些心思维护好和对方的关系也是值得的。

    “吁——”

    大概由于出征仪式的需要,向训穿着一身齐备的盔甲,他本就长得状貌雄伟,配上行头尽显大将风范。

    他见到李奕在道旁站着,当即勒紧缰绳翻身下马。

    李奕快步迎过去,主动开口道:“听闻向兄出征蜀地,小弟特来为向兄践行。”

    说话间,他下意识把住向训的胳膊,言行举止间尽显亲密姿态。

    都说人是会受环境所影响,果真是没错的。

    当初他还只是小校时,身边多是一些粗鄙的军卒,平日里说话做事没太大讲究。

    然而李奕现在地位渐高,接触的都是中高级武将,看都看会了一些东西,自然而然把学来的做派用上。

    后世两个大男人若拉拉扯扯,肯定会迎来别人异样的目光,但这个时代却是关系好的体现。

    向训爽朗一笑道:“贤弟百忙之中还特地来此相送,这倒让为兄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了。”

    李奕摇头道:“小弟与向兄之间的情谊,哪里还用得着说这些见外的话。”

    说罢他朝身后招了招手,当即有亲兵端着茶水上前。

    李奕接过茶碗,递给向训一个:“向兄有军务在身,不方便饮酒,小弟在这以茶代酒,敬向兄一杯,祝向兄此番能一战而定!”

    向训哈哈一笑,点头道:“好,那为兄就承贤弟吉言了!”

    两人端着茶碗互敬一下,接着全都仰头一饮而尽。

    等亲兵接过空碗退开,向训突然有感而发道:“说来也惭愧,上次跟随官家御驾亲征伪汉,为兄只是在那高平一战中立了点微末之功,远远比不得贤弟有那般天大的功劳。”

    “然而官家不曾嫌我庸碌,回来后便让我升了节度使,官家的恩德为兄感激涕零,可又害怕辜负官家的这份信重。”

    “唉,不怕贤弟笑话,为兄待在东京这大半年时间,空有大将名头却无任何差遣。眼见贤弟替官家忙前忙后,整顿禁军诸多事宜,事情还办的那般漂亮。”

    “贤弟的本事为兄真是自愧不如啊!”

    无论是年纪大小,还是地位高低,向训都比李奕要稍胜一筹。

    而且他还兼任着宣徽南院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