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九章 攻蜀与大婚(二合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零九章 攻蜀与大婚(二合一) (第2/3页)

,总领内诸司使及三班内侍名籍,虽然只是名义上的虚职,但也时常在皇城内廷行走,属于天子近臣,颇受皇帝的信任。

    但向训却没有仗着这些在李奕面前端架子,反而言辞之间对李奕赞誉有加,态度表现的也很亲近,说话的时候没有太多弯弯绕。

    话里话外似乎都把李奕当成了自己人对待。

    至于其中缘由,李奕自然也心知肚明。

    一来是因为自己如今地位飙升,横向比较下并不比向训差多少,甚至在禁军中的话语权还要比他强。

    二来大概也是因为自己和向训在忻口并肩作战过。

    若是按照后世的说法来看,这就叫一起共过事,一起打过仗,人生四大铁中勉强也算占了两样。

    男人间的情谊有时就是这么简单,一起经历过生死之后,自然而然的就能亲近起来……不过史彦超那厮是个特例,跟他一起配合作战过的大将有不少,但没一个对他有什么好印象,他那张臭嘴简直就是造粪机。

    李奕严重怀疑历史上这货被辽军干死,就是因为他得罪人太多,没有人愿意出死力去援救他。

    思绪在脑中一闪而过,李奕口中连忙谦虚道:“小弟如何担得起向兄这般夸奖,向兄驰骋沙场之时,小弟还是个无知小童呢。”

    他这话倒也不是单纯的恭维,早在后汉高祖刘知远立国前,向训就已经投奔到郭威帐下,而在世宗柴荣继位后,更是圣眷不减反增。

    历史上柴荣亲征淮南时,以向训权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事,就能看出柴荣对于他的信任。

    向训轻笑一声道:“贤弟也太过自谦了,以你如今这般年纪,已经位居禁军大将,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哈哈,算了算了,不说这些了。”

    他掏心掏肺的说了一通,最后意识到自己扯远了,便又将话题转了回来。

    “好在这次有王相公的大力举荐,为兄总算也是有机会帮官家分忧……”

    顿了一下,向训却又叹道:“不过攻蜀一事牵扯甚大,关乎后续征伐江南的大局,为兄心底又不免惶恐,生怕办砸了这差事。”

    他作为皇帝身边的近臣,自然也知晓攻蜀的真正目的,有机会立功是好事,但肩上的压力同样也很大。

    李奕听了这话,倒是突然想起来,历史上攻蜀并不顺利,前期进展十分缓慢,宰相李谷甚至向皇帝建言罢兵。

    然而柴荣对此很不甘心,特意派赵匡胤到前线视察战况。

    好在赵匡胤深知皇帝的心思,回来后坚称,秦、凤两州可以夺取,柴荣“接纳”了他的意见,方才继续对后蜀用兵。

    李奕不知道这一世的攻蜀会不会有波折……虽然他心里是巴不得出点意外,最好拖到自己娶了符二娘后,自己就能找机会参与攻蜀。

    但这些话肯定只能在心底想想,他嘴上反而还安慰道:“向兄不必太过忧心,蜀国上下已经数十年没打过什么仗,安能抵挡我大周的兵锋?”

    “况且此战还有向兄坐镇,秦、凤四州手到擒来。”

    好话说的顺耳,向训听的也开心,两人携手相谈甚欢。

    然而这时,却响起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向将军,天色已经不早,若再耽误一会儿,只怕天黑前赶不到驿站歇脚了。”

    李奕循声望去,只见一名四五十岁的文官,坐在马上朝两人这边拱手。

    他心下一愣,接着才恍然想起,这次跟着向训一起出征的,还有个担任监军的客省使昝居润。

    李奕当即笑着拱手道:“倒是在下耽误事情了,还望昝客省莫怪。”

    昝居润没和李奕打过交道,但他的品阶地位比李奕低,而且对方还颇为客气,只能回礼道:“下官乃职责所在,请李都虞侯见谅。”

    ……

    送别了向训。

    李奕并没有回家,而是带着人直接去了殿前司衙署。

    虽说他请了半天的假,但主要是为了来送向训,目的达成也就没必要浪费时间。

    接下来的几天。

    李奕一边正常上值,一边忙着安排婚事。

    三月初五,内常侍瞿泰去大名府送完聘礼返回东京,同时还带着魏王同意婚期定在五月初八的口信。

    关于婚期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李奕娶魏王女儿的事已经板上钉钉,早点晚点都一样。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流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