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五章 赵府家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一十五章 赵府家宴 (第3/3页)

细碎脚步声。

    赵匡胤摇头失笑道:“二妹自小如此,性子爽直,让奕哥儿见笑了。失礼之处,还望海涵。”

    李奕顺着他的话回道:“无妨,二娘子心直口快,情真意切,乃是难得的赤诚之人。”

    说罢,两人便将话题转向了别处,身为武将的他们,说着说着就难免提及战事。

    继而又讨论起军阵兵法来,各自交流起了心得经验。不知不觉,天色都渐渐黯淡了,时间转眼便过去了半天。

    只要太阳一落下地平线,夜幕就降临得非常快。赵匡胤挽着李奕的手臂,如同亲兄弟般肩并肩,大步流星地跨出供奉牌位的后厅。

    穿过略显清冷的游廊,在四周灯火的映照下,两人一路来到了后院内宅。

    赵家的亲眷全都出来见礼,就连寡居的赵老太也露了面,只不过很快又回去了卧房,只让其他人陪着李奕叙话。

    赵匡胤共有六个兄弟姐妹,但长姐、长兄和五弟都已早夭,只有二妹赵氏、三弟赵匡义和四弟赵匡美还在世。

    除此之外,赵匡胤还有一妻一妾,以及他的次子壮哥儿和两个女儿。

    然而据李奕所知,现如今的赵匡胤,除了尚且存活的三个子女,还曾有过三个女儿和两个儿子,但不幸的是都已早夭。

    也难怪后世都说赵大这一脉短命……不过在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下,子女早夭属于是很正常的现象,哪怕只是寻常的感冒发烧,都能轻易夺去一个成年人的性命,更别说抵抗力不强的幼童了。

    “拜见叔父!”六岁的壮哥儿拉着四岁的妹妹,有模有样的在李奕面前行礼磕头。

    李奕猜测,这壮哥儿应当就是历史上的那位赵德昭,而旁边的女童他倒是不清楚具体身份了,只知道小名叫玉茹。

    至于赵匡胤最小的女儿赵婉娘,也就是当初李奕替她取小名的那女娃,正被赵大的妾室抱着在一旁咿咿呀呀叫着。

    “好,我便托大受着了!”李奕爽朗一笑,将两个孩子扶起来。

    ……

    晚宴上,赵匡胤陪着李奕喝酒。本来守孝期间该谢绝酒水的,但前面已经守了几个月,而且这世道很多事都有变通之处。

    再加上赵匡胤心情大好,便也不太在意这些了,两人就同坐一榻把酒言欢。

    陪坐的有赵大的两个兄弟:赵匡义和赵匡美。

    年仅十岁的赵匡美略显腼腆,只一个劲埋头吃菜。反倒是虚岁十八的赵匡义,比起去年似乎成熟一些,也举着酒盏向李奕敬酒。

    李奕微微颔首道:“伯父已然仙逝,今后家中的事,三郎要多替你兄长分担。”

    “小弟明白。”赵匡义忙恭声应是。

    李奕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一瞬,便不再多说。原本他对这位历史上的“宋太宗”多有提防,只因后世还有人给他起了个“绝命毒师”的外号。

    然而,随着眼界的提升,李奕却又觉得赵匡义对自己的威胁,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

    不管历史上的那位赵匡义是否真的阴狠毒辣。但眼前的这半大小子……又算个屁?

    人总归是要时间成长的,稍微有所不同的经历,就能完全塑造出不一样的人生。

    哪怕是历史上的赵二,在他哥赵大陈桥兵变前,不过是殿前祗候、供奉官都知的官职。

    而且还是承蒙父荫,先补任了右班殿直,再迁任了供奉官。这是五代乱世的背景下,皇帝对武臣子弟的荫封恩典,根本算不上什么。

    直至赵匡胤黄袍加身前,赵匡义还只是下级军校,而且还是偏向文职军官一类。

    在这尊崇强者的五代乱世,想要靠他自己的本事往上升,还不知要到猴年马月。

    说起来,赵匡义真正的成长期,还是在他哥当了皇帝之后。

    至于历史上他自吹的参与了攻南唐之战,甚至于在陈桥兵变中出了大力……根据后世的各种史料互相印证,足以说明是瞎扯的。

    现如今的赵匡义,也只是在去年年中,依惯例被荫封为右班殿直,但因父亲病逝的缘故,他同样挂个虚职在家守孝。

    或许赵匡义身上有着少年人的某些缺点,但比之历史上给人以刻板影响的“驴车战神”,还远不是一回事。

    李奕既已要将赵匡胤拉入自己的阵营之中,那么对赵匡义就该要放下一些心中的成见,客观的去对待他。

    当然了,李奕也不会给赵匡义成长的机会,只要稍微在暗地里使点力把他“养废了”即可。

    及至饭后,李奕起身辞行。

    赵匡胤亲携李奕之手,一路送至大门口。同行的还有赵匡义和赵二娘。

    行至府门前,李奕拱手道:“赵兄、三郎和二娘子,还请留步。我这便告辞了。”

    赵二娘抢先回道:“夜寒深重,奕哥儿路上当心些。待日后得了闲暇,再来家里坐坐。”

    她手中提着灯笼,微微屈膝回礼。说话时,她的声音温婉清晰,嘴角也扬起一抹清浅的笑意。

    不知是不是喝了酒的缘故,李奕总觉得举止得体端庄的赵二娘,看似没有任何失礼的言行,却有种说不出的婉约多情,语气、眼神、动作等琐碎方面,于无声处轻轻地撩拨着心弦。

    李奕心头莫名一跳,心下暗嗤:自己大概真喝多了,没事想这些乱七八糟的做甚?

    人家虽是寡居之身,但毕竟也才二十出头,风华正茂的年岁。总不能苛求她要终日垂眸枯坐,全无一丝生气,如同槁木死灰罢?

    赵匡胤适时开口道:“奕哥儿慢走,今日你说的那事,愚兄便厚颜静待佳音了!”

    “赵兄放心,弟定不负所望。”

    说罢,李奕不再多言,点了点头便转身迈动脚步。徐胜几人早已等候多时,立刻上前簇拥着他离去。

    一行人的身影很快融入远处浓稠如墨的黑暗之中。

    徒留赵府门楼下两点摇曳的风灯,映照着门前久久伫立的送别人影。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