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先锋出征! (第1/3页)
正月十五,崇元殿的正衙朝会临近尾声,群臣奏事渐歇,殿宇间只余下肃穆的氛围。
世宗柴荣目光缓缓扫过文武班列,落在武班前列的那道魁梧身影上——正是殿前马军都指挥使、天子的姻亲妹婿李奕。
除了正远在江淮领兵驻守的李重进和张永德之外。
现如今,东京城内的诸位禁军大将中,要说谁既有不俗的能力,又和皇室的关系够亲近,那自然唯有李奕一人而已。
这位年轻的禁军大将,近一年多来被赋予不少重任……整顿改革禁军、收复陇右四州、留守卫戍东京,每一件事都干的非常不错。
更令柴荣颇为欣慰的是,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李奕的快速成长。
这位妹夫自高平之战中崭露头角以来,曾有的些许青涩与年轻气盛,已悄然褪去许多。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淀下来的稳重,隐隐有了独当一面的大将风范。
柴荣觉得此次南征,该要给这位妹夫的肩上加加担子了……
这时,李奕手持象牙笏出列,躬身行礼道:“臣有一事言奏。”
“哦?”高踞龙椅的柴荣略显好奇,微微颔首道:“爱卿但说无妨!”
他对这位妹夫的才干愈发看重,无论是留守期间的诸般举措,还是之前的枢密院问策对答,对方都展现出不俗的见识与担当。
值此二次南征筹措之际,柴荣倒是想听听李奕又有何见地。
李奕朗声奏道:“二次南征在即,王师欲摧枯拉朽,非骁勇悍将不可为锋刃。今有控鹤左厢都指挥使赵匡胤,虽丁父忧守制在家,然其忠勇过人,韬略娴熟,实乃先锋良选。”
“臣闻:忠孝本一体,家国总相承。当此国事急迫,用人之际,岂可令良将枯坐,空怀报国之心?赵匡胤乃累世将门之后,其父亦勇为数朝国事。”
“陛下若能命其先赴淮南,则国家得一大用之才。所以臣斗胆,奏请陛下允赵匡胤为南征先锋将,想必其定能不负圣恩!”
李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