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万民安好,便是祥瑞! (第2/3页)
“天下无双”的黄香都尚未出生。
黄琬以助黄忠“认祖归宗”及为黄叙提供更好教育资源为饵,希望黄忠能支持他为陈蕃、窦武平反。
黄忠给出的反应则干脆利落,丝毫不顾及任何体面和礼仪,将黄琬乱棒轰出去,并放出话来与黄琬自此誓不两立。
刘辩有时也是真犹豫要不要处置黄琬,这人当真是把“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演绎得淋漓尽致。
又不是到了危及性命的地步,拉拢人心,岂有这般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
简直毫无策略可言!
即便春秋时招募死士,也需先施恩惠,建立信任,届时除了一腔热血和义气外,让对方因情义和道德所缚,加之骑虎难下,方肯全心全意为之效死。
黄琬作为三公曹尚书,自身也不具备履行政治承诺的能力,他开出的价码,天子不仅能给,还能双倍乃至十倍予之。
而黄盖、黄承彦、黄忠等人,或为天子外戚,或为潜邸旧臣,有何理由非要落个恶名来改换门庭?
因此黄盖、黄承彦和黄忠几乎立刻便向刘辩揭发了黄琬的阴谋,若非刘辩在朝局稳定时讲究规矩,否则江夏黄氏早就喜提三族消消乐了。
“速奏。”
对于这个不识时务,又间接害得自己不得不忍饥挨饿的家伙,刘辩自然是没有抱以什么好脸色的,可笑的是黄琬竟然对于天子这副不耐烦态度竟还有些费解。
就像是全校都知道你这死舔狗暗恋某个女生,而那个女生也一清二楚,只不过是钓着你玩儿,但你却始终以为这是隐藏在你心底最深的、无人知晓的秘密。
黄琬兴许是以为,买卖不成仁义在。
按照士人的一贯做法,黄盖、黄承彦和黄忠作为体面人,即便无法统一战线,也该为他保守秘密,更何况彼此还是同出江夏黄氏的族人呢?
殊不知他早就被举报了,最为愤怒的黄忠和最为激进的黄盖甚至激愤地表示,愿意为天子承担污名,带兵从物理上灭了黄琬满门!
黄琬眉间微蹙,从袖袋中取出一封奏疏,这是今早刚到尚书台的奏疏,因此尚未呈上天子的案前。
随着高望代黄琬转呈了这封奏疏至刘辩案前,刘辩展开奏本,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怪异的神色。
“南阳郡守楮贡上奏,言金芝九茎生于樊城城头,称此为圣天子在世的祥瑞!”黄琬并未察觉天子的异色,反而转过身,面向百官朗声道,“为国家贺,为大汉贺!”
闻言,百官尽皆离席行至殿中,向天子俯身行礼,齐齐恭贺道:“臣等为为国家贺,为大汉贺!”
然而,刘辩脸上非但不见喜色,反而愈发冷峻。
他对这所谓的祥瑞,并没有心生喜意,顶多是让他没有心生厌恶罢了。
“呵!”
刘辩冷笑一声,这满殿向他恭贺的朝臣,就连他的老师卢植,以及知他心意的贾诩、董昭等人亦在其中。
天子不喜祥瑞是一回事,但有了祥瑞臣子不贺则是另一回事!
相较于所谓的黄龙、麒麟、凤鸟等虚无缥缈的祥瑞,九茎连叶的金色灵芝生于城头砖墙缝隙之中,倒也是有迹可循的实打实的祥瑞。
灵芝在大汉地位超然,最初是被冠以“仙药”和“仙草”之名,随着孝武皇帝和孝宣皇帝时期两次在长安的宫殿内发现九茎连叶的灵芝,由此灵芝便彻底被奉为“祥瑞”。(注1)
前汉自命为土德,而灵芝属土,谓之“土之精气”,故而灵芝乃至上苍对大汉最为诚挚的认可。
而后汉自命为火德,然而后汉是讲究五行相生说,火生土,故而作为“土之精气”的灵芝亦是上苍对大汉最为诚挚的认可。
只要天子们需要,哪怕是相克的五行,士人都能想方设法通过辩经将之有理有据地唤作“祥瑞”。
然而即便是灵芝这种有迹可循的“祥瑞”,在刘辩眼中亦是虚妄。
“天地不仁,以万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