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7章 和合二国,唯有邓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87章 和合二国,唯有邓芝 (第2/3页)

在荆州收复,能对三郡两面夹击前,很难有机会再夺。

    而一旦夺下西城,汉中腹心之地就彻底安全了。

    曹魏进军西城,所耗费的国力远比从潼关西进要多得多。

    是故,国家的国防压力不会变大太多,直接将原本坐镇汉中的重兵移至西城即可。

    除赵云、邓芝外,所有大将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方面之务,最后就由赵云、邓芝统军两万,自褒斜道返回汉中,进军西城。

    按规划,行军需耗约四十五日,加上整备的时间,总共五十日上下。

    刘禅为了不使时间浪费在漫长枯燥的行军途中,才留在了关中,开始了自己的三十三日冯翊之行。

    本来打算在安排好张贵人与杨昭仪后再回汉中,时间也很充裕,结果没想到孙权竟来作妖。

    秘书郎郤正,将天子与丞相交代的话转为了官方辞令。

    书写完毕后,将之交予天子、丞相过目。

    刘禅看着没什么问题,遂命邓芝之子,符玺郎邓良取来印玺,亲手盖在了简牍之上。

    秘书郎郤正接过那封盖了皇帝信玺的简牍。

    先是掏出天子专用的紫泥,将简牍绳结以封泥密封。

    又从腰间锦囊掏出另一枚天子玺,盖在了紫色封泥之上。

    最后,其人才将这卷密封好的简牍插上雉羽,示以万分危急,欲其急行如飞。

    刘禅接过“羽檄”后,唤来一名虎骑,对其吩咐了几句。

    待那名虎骑持羽檄奔走,刘禅才又叫来傅佥:

    “公全,劳你再亲自跑一趟了。

    “你见到赵车骑、邓镇东后,告诉他们潜至西城,稳住申仪之心。

    “至于孙权之语,无须理会,继续进军西城。

    “吴军倘以兵截道,也想办法绕过去。

    “万一吴军敢率先坏盟,教赵车骑不必有所顾忌,与其一战便是,朕不日便至。”

    这就是以防信笺在路上丢失了。

    大汉驿马从褒斜道入,其间栈道数百里,不论是人还是物,都有掉崖落水的风险。

    所以傅佥护张贵人来长安,根本就不走栈道,而是绕远路,走的陇氐大道。

    傅佥不敢怠慢,领命之后直接告退离去。

    丞相看着傅佥远去的背影道:

    “赵老将军与邓镇东皆是知轻重善变通之人,或已遣人至西城与申仪相商了。”

    刘禅思索片刻,也点点头,心下稍稍松了一气。

    事关汉吴之盟,需要请示,但稳住申仪却不需要请示。

    赵老将军与邓芝皆老成持重,不可能被诸葛恪那小子给唬住,真等旨意到了才有所动作。

    说不准大军现在已经在进军西城的路上了。

    一念至此,刘禅看向丞相:

    “情势如火,耽搁不得,相父,朕现在马上回长安一趟,明日直接就回汉中。

    “关中诸事,全托付给相父了,还望相父保重。”

    丞相目光深邃与天子四目相对,默然片刻后道:“陛下刚回长安,又当远行,亦当保重才是。”

    自亲征以来,天子奔波劳累,一日不曾停歇,难怪他感觉肩上担子轻了不少。

    …

    西城郡。

    或者说,魏兴郡。

    曹丕在孟达、申耽、申仪举三郡归降后,亲自改的名。

    其郡治西城,坐落在汉水东南。

    西面与北面都是汉水。

    南面与东面俱是群山。

    南北长六七里,东西宽十余里。

    像一个“胃”,唯有上下两头,也即穿山而过的汉水狭道可以进出。

    吴军虽说有五万大军,但却并没有围城,而是将所谓的五万大军布在了西城南北两条通道上。

    汉水之上的出行船只,也全部被吴军收拢控制。

    申仪与外界的沟通渠道,全部被诸葛瑾、步骘所统吴军隔绝。

    镇东将军邓芝,在诸葛恪等吴人的陪同下,浮舟东渡,来到了西城孤岛上。

    昭烈病重寝疾时,汉吴之盟进入商谈阶段,至昭烈龙驭宾天,盟约仍未订立。

    昭烈崩殂的消息传至东吴,孙权开始怀疑大汉的实力,又欲趁大汉虚弱之时逆流西进,图谋蜀中,于是拒见汉使。

    邓芝知道孙权之意,于是自己书写表文,请见孙权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独为汉也。

    孙权这才接见邓芝,与邓芝言道:孤诚愿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