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二九章 朱元璋:读书人道德高?嗬!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二九章 朱元璋:读书人道德高?嗬!呸! (第1/3页)

    宋濂求见?

    得到禀告之后,朱元璋微微一愣,却也并不觉得有什么意外。

    这个时候宋濂来见自己,也在情理之中。

    这家伙,终于还是忍不住了。

    “让他进来吧。”

    他倒是想看一看,宋濂能说出什么来。

    有些时候,理是需要来辩一辩的,如此才能越来越明晰。

    宋濂会在这个时候,忍不住来见自己,本身就在他的预料之内。

    其实,早在设立国立工业大学的时候,朱元璋就已经在等着宋濂了。

    结果,一直等到现在宋濂才来。

    这其实才让他有一定的意外。

    宋濂要比自己想象的,要能沉得住气。

    或者也可以说,是自己这一年多来所做的努力,初见了成效,让宋濂也有一定的改变。

    不然,依照宋濂的那种性格,只怕早就会过来,就这些事情和自己这个皇帝好,好的说道说道了。

    “景濂先生,陛下有请。”

    王太监对着宋濂出声说道。

    宋濂闻言,就在王太监的引领下,朝武英殿内而去。

    “臣宋濂拜见陛下,问圣躬安。”

    宋濂对着朱元璋行礼,很是郑重,一板一眼。

    “咱好着呢。”

    朱元璋笑着点点头,并让人给宋濂看座。

    王太监给宋濂搬来锦敦,请宋濂坐下。

    宋濂拜谢之后,坐了下来,一把年纪了,腰杆却挺得笔直。

    而且,只有小半个屁股坐在锦墩上。

    单从这个上面来讲,绝对挑不出任何的毛病,对皇帝的确恭敬。

    “宋先生今日怎有空闲,来到这边来见咱了?”

    朱元璋笑呵呵的明知故问。

    “陛下,臣等奉命编撰洪武字典。

    已初步取得一定成效,所以臣便按捺不住,想要前来向陛下汇报一下。”

    “宋先生快快请讲。”

    纵然知道,这不过是宋濂准备说事情前,所说的一些开胃菜罢了。

    是过来寻自己说事情的正经由头。

    但朱元璋还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显得很郑重,很关切。

    毕竟洪武字典是根本,乃是发展教育,普及学问的一个重要基础。

    只有字典做好了,那么才能在此基础之上,更好的发展学问,提高水平。

    为大明兴盛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些,所以朱元璋对于编纂字典的这些人,都很是礼遇。

    一方面任务重大,另外一方面编纂字典这事,是真的需要真才实学,一般人干不了。

    当即,宋濂就对朱元璋讲述起来。

    通过宋濂的讲述,朱元璋知道了,在说文解字的基础之上,自己大明的洪武字典编撰的速度,倒也不算太慢。

    如今,首字母为C开头的字,已经编撰完毕。

    首字母为d的,已经进行了一小半了,进展速度确实不算慢。

    这一方面,是因为朱元璋对这洪武字典很看重,编撰的人都知道。

    另外一方面,能被选来编撰洪武字典的人,又有几个不想着把这字典给编撰好,从而青史留名?

    再加上,又有皇帝所说的永乐大典,以及修建图书馆等在前面吊着,那就让他们更加的不会懈怠了。

    宋濂还将一部分手稿给带来了,让朱元璋来看。

    朱元璋看的很仔细。

    这字典果然如同他所要求的那样,全部以简化字来编撰。

    在简化字后面的括号里,有着这个字的各种写法,标注其中。

    同时,还有拼音,而且全部都是横着排版。

    看着这熟悉的模样,朱元璋就觉得心情舒畅。

    还是这样的让人看着心旷神怡,这才是字典应该有的样子了

    通过使用简化字,将会节省书写时间的同时,也能大大的降低读书写字的难度,更有利于学生启蒙,有利于更多的人掌握学问。

    这等于说是,从根本上降低了学问的门槛。

    对于众多求学,做学问的人而言,无疑是极好的一件事儿。

    朱元璋看的很认真,好一阵儿才从上面收回了目光。

    “好,做的不错,就按着这个水准来,继续努力。”

    朱元璋将手稿给郑重的整理好,还给了宋濂,对于这些给予了很高的肯定。

    虽然他知道,这次宋濂过来见自己,绝对不是这般简单,是为了工业大学,以及现在闹得沸沸扬扬的卫生纸来的。

    但事情需要一分两开的看,不能因为一点,就把别的方面全部都给否定。

    这洪武字典编纂得不错,那就是不错,该承认就得承认。

    不能昧着良心说假话。

    “能得陛下如此评价,臣等便已心满意足。

    接下来,必定会牢记陛下之嘱托,更好的来编撰洪武字典,把这事儿给做的不出任何差错。

    对得起陛下的厚望,对得起心中所想,对得起身上的这儒袍。

    文化盛世,从这里而起。

    这是基础,必须给打牢了!”

    朱元璋闻言,面上笑容愈发浓郁。

    “有宋先生这话,咱便放心了。

    这等事情,还是得让宋先生等人来做,才最是让人放心。

    读书治学问,便该如宋先生们这般严谨认真才对。”

    夸奖人的话又不值钱,该夸还是要夸一夸的。

    口头奖励能用就用。

    而且,这事宋濂等人干的确实不错,也真能当的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