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二九章 朱元璋:读书人道德高?嗬!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二九章 朱元璋:读书人道德高?嗬!呸! (第2/3页)

自己的夸赞也就是了。

    “陛下,臣最近有所耳闻,说陛下设立了工业大学。

    如今研究出来了一样东西,便是卫生纸。

    这卫生纸最大的作用,是用来如厕,不知这事儿可否为真?”

    再将这洪武字典的草稿,给收好之后,宋濂望着朱元璋问起了这话。

    朱元璋一听就知道,这是宋濂此番前来的重点到了。

    “宋先生听得不错,事情便是如此。

    那工业大学的卫生纸,是咱给他们下了命令,给的思路,让他们朝着这方面来努力的。

    没想到,在这上面水平是真高。

    这才不过是短短时间,就已经将之给弄出来了,倒是给咱了一个大惊喜。”

    朱元璋毫不避讳,将之直接承认。

    不仅如此,还把事情给揽到了自己头上。

    大有什么都冲下来,别过多于牵连工业大学的趋势。

    “陛下,臣却觉得,陛下的这个决断有失妥当。”

    宋濂望着朱元璋,一板一眼的说道。

    像是根本没有听到,朱元璋所说的,这是他让工业大学的人来做的话一样。

    “哪里有失妥当?”

    朱元璋出声询问?

    “专门造这种纸张出来,不为学问,只为人如厕所用,就是最大的不妥当。”

    宋濂出声说道,神情依旧郑重。

    “最新的那期大明日报,你莫非没有看?”朱元璋望着宋濂询问。

    宋濂摇头:“陛下,臣看了。”

    “既然看了,为何还会说出此等言语?

    莫非,是觉得那上面说的不对?”

    宋濂摇头:“臣觉得,那篇文章所言,是有道理的。”

    “那为何还来见咱,与咱说这些?”

    “臣觉得,那上面说的虽然对,但却有失偏颇,带着诡辩。”

    “你且说来。”朱元璋神色平静,并未有什么动怒的样子。

    “大明日报上说,陛下让人制作这卫生纸,非是为了官家个人之享受。

    而是官家见到那么多的权贵,以及宦官,富商大贾,用布,乃至于绫罗绸缎入厕来用,甚至于会养婢女来用,于心不忍。

    所以就让人造卫生纸,从而来打破这些陋习。

    省下诸多的布,来让更多的百姓有衣服穿,让人活的更加有尊严。”

    “怎么,你觉得这些不对?”

    朱元璋再次开口。

    “臣亦觉得很对。”

    觉得对就行。

    朱元璋没有再说话,坐在这里不动,等着宋濂继续说。

    他倒是想要看看,宋濂能说出什么花来。

    “但是这些,在臣看来未免有些夸大其词了。

    富商大贾,达官显贵等人,采用卫生纸,不再用布帛来入厕,那百姓们就有衣可穿了?

    臣觉得并不会。

    那些人省下来的布帛,依然还在他们手里,并不会给穷苦人花用。

    他们节省不节省,其实和穷苦人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下面的平常百姓,不会因此而受益。

    就算是这些人,今后都采用卫生纸,并将省下来的,甚至于将这些都给了穷苦百姓,又有多少人能从中受益呢?

    所以臣觉得,与其这样,不如将这些用来制作卫生纸的材料,都给制作成读书习字所用之纸张。

    如此,才能让纸张进一步的降价,让更多的人能读得起书。

    读书人多了,学圣人之道的人多了,人的生活也便能随之提高上,道德也能随之提高。

    如此,那些达官显贵,那些富商大贾,就也不会如此奢靡。

    知道这般奢靡,不把人当人来看是不对的。

    明白了道理,知道这样做不对了,那么就会有很多人,会不再这样做,从而让百姓过好。

    甚至于,还有不少人会将布帛给贫苦人,让他们来穿衣。”

    朱元璋闻言笑了,好一个只靠道德,好一个自以为是!

    “宋先生这话咱不认同,难道因为效果小,那就不做了吗?

    能惠及一个是一个,能救一个是一个。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道理咱都知道,宋先生这等大儒,莫非连这个都给忘了?

    这帮助百姓,让百姓生活变好也是如此。

    不能说做的事情,目前而言收效甚微,那就干脆一点不做。

    这显然是不对的

    做一分便有一分的功劳,哪怕是做上十分,有一分的功劳,那也应当去做。

    只要做了,有人能从中受益,那这便是值得的。

    至于宋先生说,读书的人多了,明白道理的人多了,那些富商大贾,权贵之家就能吃饱,

    让他们认识到做的这事不对,会让他们不再使用布帛。

    这事,咱也不认同。

    如今那些如此奢靡,糟蹋好东西的人里,又有多少是不读书习字,不明白道理的?

    可他们依然还在用。

    只用道德来约束他们,显然是不可能的。”

    见到宋濂有话想说,朱元璋摆了摆手道:“咱不能说所有读书人都是如此。

    但可以说,绝大部分的读书人,都达不到这样高的高度。

    况且,这事儿也和读书什么的关系不大,是个人的品德,以及本性的问题。

    追求美好事物,美好生活,是诸多人都一种本。

    能只靠道德来约束,那是不好办的。

    至于说让这些人良心发现,从而会给百姓布帛,让百姓们有衣可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