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章 惊不惊喜? (第2/3页)
有人吃惊之后,立刻便望着宋濂说道。
“我一开始也是不信,但陛下说千真万确。
还说,要不然他为什么设立工业大学,费那么大的劲,花那么多的钱财?
陛下还说,这些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今后必然还能带来更多的新变化。
将会更好的造福百姓,造福大明。
陛下说这叫科技兴国!”
“这宋先生,这不可能的!”
还是有人表示了不信。
宋濂道:“知道你们受到的冲击很大,我也一样。
但我想说的是,陛下乃一代之人杰。
如此大张旗鼓的做这事,并且还能明确的与我说了,又不怕我与你们说,还给出来了五年之约。
那除了工业大学真能弄出这些东西,还能有别的什么原因?
只能是陛下真的有信心,能够真真切切的把这些给做出来。
怎么会在此等关乎国运的事情上说什么假话?
诸位贤达,陛下都敢如此做,如此说了,为什么我等就不能放下心中一些成见,多给陛下一些时间。
让我们来一起看一看呢?
如果是五年之后,没有做出那等机器来,诸位贤达再攻击工业大学也不迟。
那时,便是我也会和公诸位贤达一起,向陛下要个说法。
看看这工业大学,到底是真的利国利民,还是说真的只是一些奇技淫巧,与国无用!”
宋濂都把这种话都给说出来了,在场的众人还能说些什么?
虽然许许多多人,依然还很震惊,依然觉得宋濂所说的这种事情根本就不可能。
可是,话都说到了这个地步,在这种情况下,还真的不好再说些什么。
“诸位贤达,且都散去吧,各做各的事情。
我知道诸位贤达中,更多的人那都是想要为大明好,想要为儒家好。
但做事情需要讲究一个方式方法,不能蛮干。
不能不了解情况,受人蛊惑,被人一说,脑子一热就去干了。
我辈读书人,最擅长用的就是脑子。
岂能这般,没有一点辨别是非的能力?”
宋濂说罢,对着在场众人深深的行了一礼。
而后被人搀扶着下来,从这里离去。
宋濂离去了,汇集在这里的众多人却并没有离去。
看着宋濂那离开的背影,很多的人心情都是分外的复杂。
如此静默持续了一会儿之后,有人开始离开。
果然如同朱元璋先前所想那般,宋濂这等存在,在这件事情上明确的表了态,肯定是能够影响很多人的。
就算是很多人不相信,但总归是有一些人愿意去相信宋濂,更能通过这个事儿,对这些人进行一个严重的分化拉拢,打击他们的嚣张气势!
只要对他们进行一番分化拉拢,那很多事情都要好多做上很多。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辨别敌我的一个方式?
“宋师所言确有道理,事情便是如此。
以陛下之雄才大略,种种事情岂能考虑不到?
岂会在这等事情上胡乱作为?
陛下既然如此说了,在此等事情上,必是有所把握。
那等事情听起来让人难以相信,可未必就不能成真。
若成真,于我大明而言,当是以一大幸事,我愿意多等上一等!”
“诸位,先散了吧,我辈士人,确实要多考虑家国利益。”
宋濂离开之后,很快便有人陆续开口出声表态。
并从这里离去。
“呸!莫听此人乱言。
什么大儒?说什么冠冕堂皇的话?
他就是走狗,背叛了儒家!
儒家之存亡,便在此时!
我等儒家之人,若不在此时奋起反击,不在此时伸张正义,维护儒家。
儒家又将何存?
坚决不能有任何让步!
该如何便如何!”
“诸位仁人义士,万万不能被人所蛊惑。
在这等事情上,信了小人之言。
此等事情不进则退,我儒家能有今日的地位,是多少贤达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为之努力,才做成的。
如今我儒家,再次遭遇此等事情,关乎生死存亡。
我辈士人岂能惜身?岂能畏惧如虎,不敢伸张正义,任由人将黑的说成白的?”
“诸位!不能就此放弃!诸位今日退一步,日后要退十步,百步!
我儒家便会因此而一蹶不振!
遭遇此等事情,我等士人若不敢与之拼杀。
先贤会如何看我等?今后的后辈之人又该如何看我等
该怎么戳我等脊梁骨?这等事情切不可退让!
休听送那姓宋的!
他今日之所言,完全就是在强词夺理,是在狡辩!
口口声声说着没有背叛儒学,说是在为儒家,为家国大义。
可实际上他就是在骗人!为他背叛儒家之事找借口!
种种行为令人发指!”
“诸位,且不可听他花言巧语,上了他的恶当!”
有人大声疾呼,号召众人继续战斗。
不甘心就这样失败!想要继续凝聚人心。
这一次,对于他们很多人而言,都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
若是在这种情况下,都还能让皇帝轻易的翻了盘
那日后,他们儒家肯定会受到影响,变的衰微。
这是他们说不愿看到的。
大树底下好乘凉,只有儒家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