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7章 不行,让我回去教书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7章 不行,让我回去教书吧 (第2/3页)

焦点。

    其“先进”事迹更是在灾民之中不断传唱

    当然,这不是赵安给自己刻意争取的表演机会,而是这么做可以坚定灾民之心,让他们重新生出希望,同时也令官吏们不敢有半点懈怠。

    就在赵安刚刚与护卫们合力将十几具尸体抬上车准备送去掩埋时,游击周库带着几个书吏小心翼翼前来汇报。

    “大人!”

    周库声音带着明显的恭敬,或者说是敬畏。

    刚刚赵安以残刀砍下知州李文脑袋的画面,一直在周库脑海中挥之不去,怕是晚上连觉都不敢睡。

    因为,会有噩梦。

    之前总兵大人被杀,他可是没亲眼见着的。

    “末将带人已将所有缴获清点完毕,还请大人过目!”

    周库将手中一份刚刚统计的“战报”递到了赵安手中。

    “念!”

    赵安言简意赅,走到一块稍干净的空地,下意识的竟想将手上的白手套取下,结果发现手上空无一物。

    “嗻!”

    周库忙展开战报轻声念诵。

    宿州城下的大捷连同“七战七捷”共击毙白莲教匪两万四千余人,但这两万四千余人显然是周库为了夸大赵大人战功硬凑的。实际被杀的教匪连同捻匪只有不到三千人,其余都是因为恐慌自相践踏而死,以及被白莲教驱使攻城而死的灾民。

    “俘虏的教匪目前有3400多人,缴获的长短兵器4200多件,另缴获鸟铳95杆,抬枪45杆,弓弩120多付,骡子460头,拉车的马320匹,战马9匹.”

    周库一一汇报着,武器缴获是多,但缴获的粮食不足百石,金银细软倒是缴获颇丰,共有散碎银两六千多两,铜钱几千贯,以及一些沾血的金器首饰,应是教匪从地方富户士绅处抢掠来的。

    此外就是缴获的一些白莲教法器和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些东西随后肯定是要销毁的,不可能办一个白莲教博物馆供人参观的。

    清军伤亡这块,宿州守军在白莲攻城期间伤亡了三百多人,赵安一行伤亡也有百人之多,多是夜里混战时的伤亡,天亮后的追击反而没什么伤亡。

    赵安点头表示知道了,命周库将受伤的人员送到城中请郎中治疗,战死的找棺材掩埋,至于死伤者的抚恤和有功将士的赏赐,都由他这个暂署藩台负责。

    周库只要将守城表现优秀的军官名单报上来即可。

    “嗻!”

    周库应声后想了想又补了一句,“大人,此乃初步统计,后续或仍有零星俘虏及缴获清点入库。只缴获兵器粗劣不堪用者居多,骡马实乃最大收获,另外俘虏以捻子为主,这帮人桀骜难驯,需严加看管,为防不测.”

    周库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把俘虏全部杀了以绝后患,另外抓获的白莲教骨干成员是解押进京凌迟处死,还是就地处死,都得赵大人来定。

    “如何处置俘虏,本官自有主张,尔自去忙便是。”

    捻子俘虏可是赵安想要的兵源,哪里会听周库的杀俘虏,挥手让其退下,至于抓获的几十个白莲骨干成员,赵安打算审一下,立场不坚定的可以策反拉拢成为暗线伏在白莲教,立场坚定不可拉拢的只能报请朝廷处决。

    有些口渴,微一抬手护卫忙将水囊递上,“咕嘟”几口后,赵安又同众人一起抬运尸体,直至天黑方进城。

    次日仍是组织掩埋尸体、灾民安置,如此忙了两天城外方才彻底恢复平静,赵安遂有时间给老太爷写正式报告。

    之前只是送去两份捷报,一份宿州大捷,一份七战七捷。

    报告是在死去的知州李文书房写的,开篇赵安即将自己为何离开宿州前往泗州原因如实写出,接着收到宿州急报如何带兵来救也一一写清。

    对于只带数百人便冒险救援宿州的英勇事迹却只用区区一句话来概括,即:“奴才星夜疾援,侥幸大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