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一行一策?那我要最好的政策!三代人的积累,他们拿什么追? (第2/3页)
的婴儿般,在风控模型、管理经验、资本实力上都相对脆弱。
如果允许盲目扩张线下网络,很容易因管理跟不上、风险失控而导致经营失败。
“既然要引入民营资本,就不应该给它套上太多枷锁,至少要保证一个充分的竞争环境,否则试点也就失去了它的本意。”
陈延森看着众人,语气意味深长地说道。
能坐在这间屋子里的人,哪个不是人精?
上面搞民营银行试点的目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要是传统银行一个赛道,民营银行一个赛道,业务都没多少交集,那试点的意义何在?
赵滨海等人的策略是,让民营银行在划定的跑道里,先跑出最漂亮的成绩,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安全后,再用成果去争取更宽的跑道。
可陈延森了解这帮人,有些口子好不容易撕开,一旦过了几年,口子反而会越来越小,甚至有可能被重新堵上。
给人擦屁股很爽吗?
陈延森懒得瞎折腾,要做,就往大了做!
别扯什么安全问题,又不是没有监管机制。
“具体的细则可以慢慢聊,毕竟我事先说了,对于民营银行,要采取差异化监管和一行一策的框架。”
赵滨海打了个太极,选择跳过这个问题。
一行一策?
马文腾在心里,反复默念了几句,脑子一转,立马鼓起勇气,想做陈延森的“追随者”,但他还没开口,就听见李青松道:
“我听下来,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民营银行存在结构性缺陷,它们被赋予了用市场化手段服务传统金融未能覆盖领域的使命,但却未被给予与传统金融机构平等竞争的工具,尤其是低成本吸储能力,这不公平,也不合理。”
闻言,一部分人恍然大悟,心中暗道:陈延森果然是李青松推出来的传话筒!
难怪敢这么嚣张!
只是他们想不通,为何不在试点方案提出前争论,却在此时当众掀桌。
直到有人看清李青松平静自若的神态,才猛然反应过来:这哪里是临时起意,分明是早就想好要借这场会议,把民营银行试点的“结构性缺陷”摆到台面上,逼着各部门当场表态,断了后续“拖字诀”的可能。
赵滨海的额头瞬间冒出一层细密冷汗,原先准备好的话术卡在喉咙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终于明白,陈延森的强硬不是在犯浑,而是有李青松在背后撑腰。
自己的那句“保护性约束”,在“不公平、不合理”的定论面前,反倒成了错误的观点、错误的方向。
“李先生说得对。”
证券协会的负责人率先表态,接过话题,侃侃而谈道:“民营银行要服务小微企业、三农这些传统的金融盲区,本身风险就比普通的贷款业务高。
要是连低成本吸储的能力都没有,只能靠高息融资,反而会推高自身风险,最后别说服务实体经济,能不能活下去都是问题。”
保险协会的负责人跟着附和了一声。
反正对他们来说,利益无损。
经济发展协会的负责人点了点头道:“森联资本旗下有科技、新能源、电商多个板块,能不能允许它的民营银行围绕产业链做‘供应链金融’?
企鹅有社交流量,能不能放开它的线上获客限制?我认为差异化的政策细节,现在就得定方向,不然试点还是走老路。”
赵滨海被这一连串追问逼得退无可退,最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