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以过来者的身份,给刘山民的建议 (第1/3页)
十二号,李龙再次把赵成峰拉到了山里。
孟海他们已经把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就等他过来指导着把桥面建好了。
山里的气温已经很低了,有些背阴的地方已经能看到没化的霜。
“李老板,幸好你提醒我穿厚点儿,不然的话,在这里呆个一半天的,说不定就冻感冒了。”赵成峰和李龙一起看着村民们在干活。
他们用木板顶着,开始浇筑桥面,原来的预制板的方法被赵成峰给改了。
现在是枯水期,水最深的地方不到小腿,所以在前面筑了坝之后,这一片建桥的位置就全露出来了。
水退完,李龙就看到了河中间有块玉,不过玉质不太好,有不少的裂,他就没捡。
水洼的地方还有几条高山鳅,个头不大,让孟海他们捡了扔到坝那边的水里去了。
木头梁柱就地取材,木头板子是孟海他们用拖拉机拉过来的,顶着一层层的浇筑着。
这活需要耐心。
孟海他们不缺耐心,最主要的地方让赵成峰指点着完成,接下来就是孟海他们自己干,赵成峰这指导任务就算完成了。
钱李龙已经给过了,赵成峰还想着在山里再挖党参,弄点蘑菇。
这时候能采到的就只有杨树菇了。
这种蘑菇很神奇,哪怕头场雪下下来的时候,雪半化的时候还会在杨树桩子上长出来。
菜市场卖的平菇有点类似,当然味道更好——或者说,蘑菇味儿更浓。
至于党参,这一次赵成峰想要自己找,结果就找错了。
他觉得和李龙上次挖的那个光杆儿挺像的,应该就是党参,李龙说他找的不是,就是普通的蒿草。
赵成峰不信,挖了一下,然后就相信了。
他对李龙是更加的佩服。李龙觉得这其实不算啥,在山里呆久了,各种本领自然就长起来了。
“你们这些能修路架桥盖楼的才是真本事。”他半是恭惟半是开玩笑,“我们这个也就野外生存的时候能用上。”
“人最基础的就是生存,这是真本事。”赵成峰不同意李龙的观点,“只有生存的好了,才能讲其他。”
“我帮你再找一棵吧。”李龙不想互吹彩虹屁,还是干事正要紧。
明天孟海他们还要过来,赵成峰是不来了,不过有了这一次的合作,以后再找就方便多了。
李龙带着他又挖了一棵不小的党参,然后开车拉着他离开了。
把赵成峰送回到奎屯,李龙没在这边停,趁着夜色往回跑。
八月十五才过没多少天,天上的月亮是大半,还挺亮的。
吉普车的灯光照亮前路,路边偶尔能看到有黑影子一闪而逝。
有几次李龙都放慢了速度,想要看看路边是什么。
结果他的速度一慢,那些东西立刻就跑远了。
他走夜路其实就是想着看能不能打着东西,可惜那些东西太警惕了,根本没机会。
一直开着快到石城的时候,李龙知道没机会了,便加快了速度,回了县里。
顾晓霞早已经把明明昊昊哄着睡着了,听到车响,立刻出来开门。
杨大姐也醒了,披着衣服出了门,等看着顾晓霞把大门打开,吉普车开进来的时候,便进了屋子。
太晚了,有啥事还是明天再说吧。
开着车跑了一天,李龙也累了,没那么多话,简单的说了一下今天的情况,洗漱之后就睡了。
第二天吃过饭,李龙把明明昊昊送到幼儿园,然后继续进山。
孟海他们走的早,但和李龙算是前后脚一起到的。
今天继续搞桥面。因为山里温度低,浇筑的混凝土还没完全干,需要一个过程。
李龙想起来后世为了防洪和水下建筑搞得那种速干水泥,那真是好东西。
至少听着是好东西,不过没用过。
“至少还得两天。”孟海说道,“我看来的人没必要都挤在这里,剩下的人让我派着过河修路去了,能修多少修多少吧。”
其实按李龙的想法,今年能把这个桥修好,就很成功了。
但孟海觉得至少还得往那边再修一段,趁着没下雪,多干一些,不然雪一下,彻底干不了了。
李龙没干预,他基本上不插手,主要负责保障,把钱给够就行。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孟海的组织管理能力是足够的,李龙自然不会多嘴。
“等抽空,今年或明年,我把杨波带过来,让他看看这桥,和我们队上的闸门,让他看看你们的能力,到时就能给你们给活了。”
李龙当时请杨波画图纸,一方面是人家专业,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杨波他们水利那边的建筑任务不少,想给孟海拉一些。
但是杨波还是有顾虑的,毕竟孟海他们没有资质,修一条砂石路其实不算啥。
但能把桥和闸门修起来,那初步的能力就具备了,剩下的就是挂靠单位了。
其实不挂靠,只要有能力,这时候给任务也就给了。
野蛮建设时期,不管那么多的。
四队所属的一些水利任务,需要水泥混凝土的,在六七十年代,本村都搞定了。
李龙刚来没多久,在大渠里逮鱼的时候还能看到那时候修的混凝土坡堤,只是因为板子太薄,已经废弃了。
“好。”孟海点点头。
他已经决定了,而且这段时间和村里一些青壮私下里也谈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