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小小的孩子早当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小小的孩子早当家 (第2/3页)

李龙下车买了二十个馕,分两份给两家人拿着,算是接下来几天的口粮。

    “这里嘛,是卖牛奶的。他们家里卖散装的牛奶,你看那个提子,一提子一公斤,一公斤牛奶嘛,五毛钱。”

    “真贵!”加纳吐槽了一句。

    “没办法,县里卖牛奶的少,就这么几家,所以就会贵一些。”李龙听到了,解释了一句。

    哈里木和玉山江走的时候给家里留了钱,不过留的不多,所以加纳才会这么说。

    他们年纪不小了,已经知道照这样下去,估计自家的钱花不了多少。

    虽然父亲到冬天就回来了,但这么长时间,家里这些钱能不能坚持到那时候呢?

    有些发愁。

    纳森和萨斯肯倒是没觉得有啥,他们手里几乎没啥钱,所以想不了那么多。

    李龙则下来,拿着两个塑料笼子,各打了三公斤牛奶拿上车分别交给加纳和纳森。

    本来卖牛奶的量就不多,李龙这差不多就把剩下的全打掉了,卖牛奶的非常开心。

    “回去后赶紧烧上,不然天热奶子容易坏。”李龙说道,“以后每天打就不用打这么多了,一天打一两公斤,够当天喝的就行了。”

    然后他又开车去了市场,给两家买了肉——没买多,一家买了一条羊腿,够这两天三吃的就行。

    他们搬家过来的时候其实带着一些食物,有风干肉、皮芽子等,但新鲜肉是没有的。

    纳森他们不懂,加纳和叶尔江一直推辞,李龙就说了:

    “你们的爸爸把东西给我了,我换了钱,然后就给你们买东西。这是用你们自己的钱,你们不用担心。”

    孩子们半信半疑,却也没再说什么。

    除了肉,李龙还给买了一些菜,洋柿子、辣子、皮芽子等等,弄了大半麻袋。

    然后开车把他们送回家。

    先送的纳森他们,到地方把东西卸下来后,李龙问纳森:

    “纳森,你会不会骑自行车?”

    “会呢,牧业队那边有同学家里有,我们换着骑呢。”

    “我也会我也会。”萨斯肯也举着手。

    李龙就看向了加纳和叶尔江。

    两个大孩子没那么张扬,只是点点头。

    “那好。走,先去把东西放下。”

    到玉山江的院子里,把东西放下,让玉山江的妻子先做饭,李龙带着四个孩子去了五交化商场。

    这时候买自行车已经可以不用票了,李龙一家给买了两辆自行车。哈里木家里的是两辆二八,玉山江家的是一辆二六一辆二八——加纳是女孩,这二六骑起来会方便一些。

    纳森和萨斯肯非常的开心,加纳和叶尔江一开始是不敢要的。

    “拿上吧,放心,就算你们现在不拿,过几天你们的父亲回来也会让你们收下的。”李龙笑着说道,“骑自行车在县里会方便一些,不然光走的话,一天要走好多路。”

    加纳和叶尔江这才推着车子出来,兴奋的骑着回家里去。

    李龙开车先跟着纳森他们到了家里,他当着孩子的面,给纳森的奶奶那里放了一千块钱——面值十块的那种。

    他会一些哈语,给奶奶说,这是哈里木从山里拿回来的东西卖的钱。奶奶一开始不收,她觉得李龙已经买了这么多东西,不应该再收钱了。

    李龙坚持要给,就让奶奶收下了。

    转到玉山江家里也是一样,给玉山江的妻子放下一千块钱,两个孩子也看到了,虽然有点麻木了,但也放心了。

    有了这些钱,至少接下来的生活是不愁了——以这时候的物价,这些钱能过好久了。

    晚上顾晓霞下班后,李龙在屋子里给她说了这些事情。

    孩子上学是顾晓霞给安排的,她想了想说道:

    “你看是不是给两家买两台电视?两边的孩子上学了,家里就剩下一个人,一边是老人一边是女人。邻居都是不认识的,她们在家里也没事做啊。不如买台收音机带台电视机,这样平时她们也有消遣的东西。”

    李龙觉得这个建议比较好,他笑着说道:“还是你想的周到。”

    “不是我想的周到,大事都是你做了,我就是查个漏补个缺。”顾晓霞笑着说道,“再怎么说好歹也当过老师的,这点子脑子还是有的。”

    两个人就一起笑了起来。

    明明昊昊还在村里,两个人办事就比较方便了,最近都放得比较开。结婚好几年了,双方都算如鱼得水,有些事情默契起来就会非常享受,是双方的享受。

    第二天起来,顾晓霞就埋怨李龙,他是舒服了,反正不用上班,累了继续睡就是了。

    自己却还要上班,天天看着李龙闲着,心里不平衡啊。

    李龙自然是一番温存,劝了又劝,才算哄好了妻子。

    上午李龙就去买了两台彩电。收音机倒是不用买,两家都有。彩电买到家里后,倒是不用树天线,买的101天线直接就能收到电视,只不过眼下就是一个大圆标,晚上才有得看。

    两家人已经有点麻了,买就买吧,这事情也只能等哈里木和玉山江回来再说了。

    把这事办好后,李龙算是长出一口气,接下来就看两家孩子上学后的情况。如果真的跟不上,那就请家教吧。

    在农村这几乎是不能想像的事情,但在县城,这样的情况很正常。

    这时候不少教师都兼着帮学生补课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