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小小的孩子早当家 (第3/3页)
事情,有的收钱,有的不收。
八月中旬,孟海他们的五十个棚圈任务完成,暂时还没有新的工程,于是他们把铲车、卡车带着,直接去了山里,准备把路好好修一下。
孟海过来找李龙的时候说这个事情,同时也说了,畜牧局那边验收完之后,很痛快的就把账给结了。
“我打听过,一般情况下工程结账都到年底了。我们结账比较快,干完就结,这一点还是因为畜牧局那边从你这里买了车,价钱很便宜,所以他们结账也比较快。”
孟海的话,李龙也就听听吧。
“这次工程款是五万块钱,去掉成本和工钱还有两万一千块钱的赢余。你拿六成,就是一万两千六百块钱,在这里了。”孟海把钱取出来,“李龙同志,真没想到,我们这就已经是公司了……”
李龙也没推辞,把钱收起来,说了接下来工程还没接到。
“没事,我们先把路修好。现在既然是工程公司了,那干活就是大项。反正暂时村里也没啥大活,家里人就能忙得过来。”孟海也是早有打算,“尽快把路修好,我们后面如果接修路的活也好干了。”
李龙点点头,是这个道理。
“再说了,有铲车和卡车,七十五拖拉机就不开到山里了,修路的速度也能加快一些。”孟海说道,“我看工程队的人有些浮躁,得让他们在山里好好的沉淀一下。”
“嘿,老孟,你想得还真多啊。”李龙乐了,“你看着办吧。对了,这回打算修多久?”
“先往一个月修吧,”孟海说道,“看后面有没有其他活。如果没有的话,修一个月,休息几天再继续修。如果有其他活,那就看情况。”
李龙点点头,从这一万多块钱里数出五千块说道:
“那先把工钱给你。这算是咱们内部工程,分红啥的就别提了,这是工钱的伙食费。”
“好,我也不客气了。”孟海点点头,“现在工程队的兄弟们都很兴奋,让他们休息两天,然后我们就进山。”
李龙觉得这样挺好,挺省心的。
孟海来的时候依然带着鸡蛋、开剥好的小狗鱼。
虽然前段时间吃鱼快吃到吐了,但这小狗鱼是好东西,李龙一点也不嫌弃。
孟海拿的有点多,按他的说法是棚圈盖好之后工程队的那些青壮有些放开了,不知道怎么约的就去村边的河里逮鱼了,然后逮得不少,各家都送——李龙这里自然是最多的。
开剥好的有十来公斤!早上还活着的!
李龙没办法,也只好分送一下——这么多,油炸都炸不过来啊。哈里木和玉山江那边不要,就给李向前那里送了一些,顾晓霞的领导王局那里送了一些,然后就是四队的家人,老马号那边。
大家都吃点儿嘛——孙家强和梁双成这边也有的。
接下来李龙给王明军、赵宗明打了电话,让他们做好准备,今年肯定还要扎大扫把。
那两边满口答应,说已经在做准备了。
在做准备,自然就是砍杆子、割芨芨草。
孟海今年是没空搞这个了,他过来的时候给李龙说了,李龙就让他回去给何玉清说一声,如果清水河这边人还要扎大扫把的话,那就让何玉清给组织一下。
孟海当时说何玉清肯定乐意做这件事情的。
李龙觉得也是。清水河村和四队一样,有芨芨草的资源,附近能砍杆子的地方也多,有这么好的条件,自然是会做的——毕竟每年靠这个能赚不少钱。
至于四队这边,大哥肯定是没空再去管扎大扫把的事情了,毕竟一方面要犁地,一方面还要管棉花。
八月份的时候,棉花桃子已经长的很大,这时候能有多少产量差不多就估出来了。
不光是棉花,原先开垦出来的那几十亩盐碱地里种的枸杞子,有六成的成活率,现在大部分已经挂果了。
队里有人摘着吃,当然是当零食一样。不过既然是自家种的,目前也没啥大活,所以李建国就叫着李俊海带着人去把这些东西摘回来。
摘枸杞子是个细活,不过边摘边吃倒也不错。只是等传到李龙耳朵里的时候就成了笑话——因为只摘了三天,李俊海他们一个个都流鼻血了。
可能是吃的有点多,受不了了。
接下来一个个都乖乖的只摘,偶尔吃一下。
虽然每棵枸杞子上面挂的果子不多,但地块大,总的算下来,新鲜的摘到了也有个几十公斤,就这个还没摘完。
李家的院子里铺着苇席,苇席上晾晒着红红的枸杞子,看着很漂亮。
杜春芳手里拿着一根长苇子,一边晒着太阳一边赶着鸟儿——别以为鸟儿不吃这个,吃是肯定吃的。
当然还要赶狗和猫,这两个倒不吃,怕是跑着祸祸了。
再就是给自己找点事干。
李龙想着等枸杞子晒干了,给自己的那些朋友都送一些,好歹也算是自家产的东西了,也不用硫熏,实打实的天然好物。
他现在几乎每天都要去棉花地里看一看,虽然棉花桃子结了,长得很大,但说实话现在还不是掉以轻心的时候。红蜘蛛、棉铃虫依然有泛滥的机会,依然可以让棉花减产。
四队这边还好些,八月下旬的时候,李龙从王明军那里得到一个消息,北面另外一个兵团连队的棉花被冰雹子打了,长得那么好的棉花,被一阵子冰雹打成了光杆子。
绝收啊!
可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