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干脆以后你开汽车销售厂得了 (第2/3页)
,不是零售,一次性卖出去虽然会便宜一些,但还是比较方便。”
李龙这就明白了。
这趟刘高楼不光带来了十台汽车,还拉来了三千对羚羊角和五千张皮子。那边已经快进入冬天,农忙时间已经过了,生活在农村和牧区的人,可以有闲的时候赚钱了。
除了这些外,还有一卡车鹿角,和顾博远那边拉过来的一些杂物,皮子、药材等等。
李龙记得找县皮革厂的人问的时候,伊犁那边也有制衣服的皮革厂啊,他便想着抽空问问老丈人,看看让他能不能去打听一下那边的皮革厂里有没有库存。
如果有的话,搞一点卖过去也行——不过李龙猜这活估计等不到他来做,说不定其他已经有人做了。
刘高楼是传话的,李龙的这几千双棉鞋和皮大衣,他不好定价,刘山民现在一时半会儿也联系不上,所以干脆就没给李龙定价,要拉过去再说。
李龙对他们叔侄也挺信任的,因此也并没有拒绝,只说让刘高楼下次过来的时候把该自己的钱带回来就行。
刘高楼这一趟开过来也累坏了,双方点验清楚,留着工人在这里卸货,他则去招待所休息了,饭都没吃。
按他的说法是,这趟拉过来的汽车大都是准新车,磕着碰着都不好,所以一路小心。
现在路上车开始多了起来,果子沟那里特别难走,中间还下了雨加雪,他是小心再小心才平安过来的。
一路上操心啊。
李龙就笑着打趣他,光这些皮子、羚羊角和鹿角他就赚了几十万,这么辛苦也是值得的。
刘高楼就笑。
十台车子里,三台嘎斯,两台拉达,剩下的是伏尔加。
五台伏尔加里有四台都是豪华型的,看着就漂亮,大气。
有一款和李龙自己开的同样的,不过颜色不一样,香槟色的,李龙看着就挺喜欢。
不过家里车子多了,开不过来。这台车他上去试了试,感觉非常不错,他不打算便宜卖的。
那些正在前面收购站卖东西的贩子和老百姓看着这摆得满满堂堂的汽车,一个个眼睛都直了。
范明程正好也在,他感叹的对李龙说道:
“李老板,你干脆开个汽车销售公司算了。我去过乌城的一家桑塔纳汽车行,他那里摆的桑塔纳都没有你这里的车多。”
李龙笑笑,这肯定是不行的。不过他也得赶紧办个卖汽车的手续了,免得后面有麻烦。一开始一台两台还不算啥,现在一下子弄进来十台,加上上次剩下的,十来台汽车,这阵仗有点大。
因为这些车都挺新,车况也好,李龙打算到时卖的时候价格高一点儿,不然对不起这些新货。
刘高楼离开了,李龙却不能休息。把车子和货都卸下来之后,李龙找人把那些皮鞋、皮大衣都给他装了车。
这些东西最多装三车,剩下的就装白糖。既然那边缺货,李龙想着到时和刘高楼商量一下,这一趟离开的时候多装点白糖,比如说装个一百吨?
现在甜菜差不多收了,糖厂那边排着长长的队都是卖甜菜的,现在白糖的产量肯定也多,一百吨的话,应该可以吧?
当然白糖的价格略涨,但李龙一直是按着零售价从糖厂出货的,想来价格就算涨应该涨不了多少。
反正刘高楼开了这么多台车过来,如果空车开回去,真就是浪费了。
第二天刘高楼休息的差不多,到收购站这边过来的时候,李龙也给他说了自己的想法。
“行啊,我当然是没问题,就看你能不能搞到这么多的货了。”刘高楼自然高兴,拉的货多,他赚的钱也多。
毕竟空车回去真就浪费了。
“不过我给你说好啊,这趟过来我也就带了那些美元,给你多不了。多的白糖钱,和鞋子皮大衣的钱,就只能等下趟过来再给你了。”
“那没问题,咱们之间的交情,这点信任还是有的。”李龙拍了拍刘高楼的肩膀说,“那就说定了。”
这事定下来之后,剩下的就是去和糖厂那边联系。胡科长听完李龙的想法,去和厂子里商量了一下,因为李龙还是按原来的合同,一半付人民币一半付美元,所以厂子里是同意的。
不过厂子里也说了,这样的情况偶尔一次可以,平时每隔半个月左右,还是以五十吨白糖为基准。
李龙自然也是没意见。
一天后,刘高楼带着长长的车队离开,李龙这边算是松了口气。
他这才抽空给顾博远打了个电话,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我倒是真知道这边有几个皮革厂。有两个比较大的,他们的皮子来源主要是境外,不光皮子,还有羊毛。你这么一说的话,我抽空去问问,搞不好我也能赚点美元花花呢……你知道吗?我最近去这边的银行办事,那银行外面倒换外汇的人还挺多啊。”
“那肯定了。”李龙笑笑说,“毕竟那里距离边境还是比较近的,进出的人比较多,所以需要美元的人也比较多。”
顾博远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把情况打听清楚了。
“这边两个比较大的皮革厂都是民族人开的,一个是这个世纪初,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