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最后的活人机会 (第2/3页)
黄巾不信朝廷,只信张角,想让他们离开张角去其他地方,恐怕就连张角本人都很难操作。
“大贤良师如今已不便见客了……”
张梁脸上有了一丝苦涩之意。
“病得很重吗?”
刘备皱起了眉头:“那便赶紧带我去。”
“玄德君,某不能带你前去……玄德君之意,我自去报之大贤良师亦可。”
张梁很犹豫的看着刘备,随后又看了看桥上的张飞等人,还回头看了看他自己身后的黄巾部众。
刘备叹了口气,取下头盔,低头从怀里摸出一块黄布,当着张梁的面扎在发箍上:“带我去吧,故友病重,我必须见他最后一面。”
上次与张角见面,张角用面巾捂着脸,刘备只觉得眉目眼熟,但没能见到他的模样。
但刘备知道在哪儿见过。
是在涿县十里亭……不是与自己做生意的那个中医,而是在十里亭做饭的一个无名道人。
那时刘备一直是靠十里亭的道人制作吃食的,那道人没说过话,看起来也没什么特别,但刘备让驰刑士给流民分发粟米饼的时候,从他手里取过很多次干粮。
这确实是故友,刘备在十里亭吃过很多次张角做的饭。
张梁本不想带刘备去见张角,但见刘备都自扎黄巾了,便也只好带刘备进了广宗城。
张角仍然单独待在一间屋子里,张宝也在这里。
除了张宝张梁,谁都没法带人进这屋子。
张角已经是弥留之际了。
原本就枯瘦的面容,现在已深深凹陷下去,躺靠在床榻上无法起身。
唯有眼睛仍然有神,像是脱离了身躯单独存了生机一般。
“善人是来送我吗?”
见了刘备,张角问候了一句。
声音很微弱。
“天师,我来活人。请天师下令,将不该殉道之人迁入甘陵,备保他们安居。”
刘备知道张角没法说太多话,便直接说事:“若有不信刘某的,也可入太行山。但此事需得加紧,卢将军很快就会再度围城,这是最后的活人机会了。”
“……好。”
张角也不说废话,微微点了点头:“请善人帮忙,让卢将军释放他所俘的吾门弟子,子舜会把甘陵王送回去。”
“天师可还有事交代?”
刘备应下,这与他想的一样,只要用俘虏直接置换,认同人人皆等的理念就行。
“哈哈……吾虽将亡,但吾道已成,无需多言。”
张角靠在榻上转了转头,看着刘备,轻轻笑了笑:“黄天已至,善人且自行大道吧……”
刘备点头,又摇了摇头,但终究什么也没再说,解下黄巾离开广宗去了卢植那里。
……
卢植听刘备说要用俘虏换甘陵王,倒是很痛快的把俘虏移交了,围城打仗带着俘虏本来就不方便。
交换俘虏之事办得很顺利,甘陵王很快送到了刘虞手里,而刘虞一点都没停留,亲自把甘陵王刘忠带去了雒阳。
刘虞去雒阳,并不仅仅只是为了送甘陵王,而是要办他和刘备商量的另一件事。
每个人都有其长处,只有刘虞这样擅长操弄‘名’的人,能理解刘备的想法。
现在的局势下,只有用名门自己构建的规则才能击破名门。
名门依赖的是忠孝节义的招牌,若是失去了名,那名门也只是个大一点的土豪。
名望这种东西,有个不可触碰的红线——不能篡位代汉。
否则,名门就不再是名门了,而是王莽。
王莽篡汉之事,离现在不过一百五十年而已。
而王莽当年,便是掌控天下的名门。
在没有篡位代汉之前,王莽的名望比之袁氏大有过之,被称为天下圣贤——真的是被称为圣人的。
太傅、太师、太保、少傅四辅皆是王莽门人,位居三公之上,除了祭祀封爵之外,天下所有事都由王莽决断,称为四辅平决。
可是,王莽篡位了。
为了篡位,刘氏宗族诸侯王32家,侯爵181家,皆被王莽废黜。
而篡位当了皇帝之后,原本那套名门逻辑就必须改换成皇权继统逻辑,所以王莽必须着手改革,试图解决士族土地兼并,想留个世代基业。
这就使得他原本亲手创造的能让豪强士族受益的平台,转而要压制豪强士族了——就像某些互联网平台一样,占领了市场之后就开始压迫入驻平台的合作商家,商家就不得不把损失转嫁到用户身上……
所以刘氏宗族必须反,天下豪强也必须反,草民被间接搞得活不下去,那也只有加入进来造反——绿林与赤眉,其实一支是汉室宗亲,一支是士族豪强。
天下皆反王莽,结果从篡位到族灭,不过短短数年而已。
王莽的头颅至今仍是大汉皇室藏品。
有这个先例在前,名门只要有了篡夺之态,那忠孝节义的招牌便不复存在了。
其实现代也一样,无论过往的名声有多好,实力有多强,只要涉及叛国卖国,那就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