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二十四章 工程师和艺术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二十四章 工程师和艺术家 (第2/3页)

,他为我们每个人都设计了专门的训练方案。”

    这种信任和坚持,让罗恩感到欣慰。

    但很快,他就意识到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模式,将会成为外界攻击他教学方法的突破口。

    果然,在月末的学徒能力测评后,质疑声开始出现。

    希拉斯又冒了出来,开始对罗恩的教学方法提出质疑。

    “艾拉女士,我认为有必要重新评估‘共鸣法’的教学价值。”

    在一次由艾拉主持的教学研讨会上,希拉斯拿出了一份厚厚的数据报告。

    那些精密绘制的图表如同解剖刀般锋利,显示着不容辩驳的数字真相:

    他班级的学徒在过去一个月里,魔力输出总量平均提升了 12%,法术模型构建速度提升了 8%,符文绘制准确率提升了 6%。

    而罗恩班级的对应的平均数据分别是:7%、5%,以及一个令人尴尬的 2%

    (因为学徒们花费更多时间在“感受符文的情绪状态”上,导致绘制速度上几乎没怎么上升)。

    “数据不会说谎。”

    希拉斯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

    “拉尔夫导师的‘共鸣法’,更像是一种神秘主义的倒退。

    它标准模糊,极度依赖学徒的个人天赋和那虚无缥缈的‘顿悟’。”

    “我必须承认,拉尔夫导师的教学方法确实在个别学徒身上产生了令人瞩目的效果。

    莉拉、加雷恩、凯尔等学生的进步有目共睹。”

    他顿了顿,让这种认可在空气中沉淀片刻,然后话锋突然转向:

    “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天花板’的高度,还有‘平均水平’的稳定性。”

    希拉斯将数据报告展开,上面密密麻麻的图表如同精密的解剖图:

    “拉尔夫导师班级的 12名学徒中,有 3名表现优异,2名良好,4名中等,3名偏低。

    这种极度不均衡的发展模式,正是我要质疑的核心问题。”

    他的手指在图表上划过一条明显的分化曲线:

    “相比之下,传统教学方法虽然无法培养出个别的‘天才’,但能够确保大多数学徒达到合格的基准线。

    我的班级 32名学徒中,有 28名达到或超过了标准要求。”

    艾拉皱起眉头:“希拉斯,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很明确。”希拉斯站起身,在会议室中缓缓踱步:

    “维纳德导师建立这个教育体系,是为了稳定地培养足够数量的合格巫师。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人才培养流水线。”

    “‘共鸣法’虽然能够造就个别出色的学徒,但它过度依赖教师的个人能力和学生的天赋禀赋。

    这种方法的成功率极度不稳定,而且……”

    他停下脚步,直视着在座的所有导师:

    “它无法规模化推广。

    整个翠环二号有数百名混血学徒,我们需要的是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成功的教学体系。

    不是只能让少数‘幸运儿’脱颖而出的精英式培养。”

    希拉斯的论述逻辑严密,击中了教育管理的核心痛点。

    “更进一步说,‘共鸣法’的成功案例,可能更多归因于那些学徒本身的特殊天赋,而非教学方法的优越性。”

    他翻开报告的另一页:

    “莉拉拥有三眼族混血,这是所有混血中最罕见的;加雷恩继承了怨金战士的金属臂;凯尔的母亲也是达纳苏族的杰出混血个体。这些都是万中无一的特殊条件。”

    “如果我们将教学成功,归功于这种无法复制的特殊性。

    那就等于承认了巫师教育的失败,承认只有‘血统论’才能决定一个学徒的未来。”

    这最后一击可谓相当致命。

    希拉斯巧妙地将罗恩的教学成果,重新解释为“血脉决定论”的证据,而不是教学方法的胜利。

    他的结论掷地有声,在会议室中回响。

    艾拉陷入了沉思。

    她不得不承认,希拉斯的质疑确实触及了一个现实问题。

    如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确保教育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这番话也如同精确投射的炼金炸弹,在安静的会议室中引爆了激烈的讨论。

    几名赞同标准化教学的导师纷纷表示支持,他们提出了更多量化数据来印证希拉斯的观点。

    “确实,学院的职责是批量培养合格的巫师,而不是进行教学实验。”

    “个性化指导虽然精美,但在大规模教育中并不实用。”

    “如果每个学徒都需要如此精细的个人关注,我们的教师资源根本无法支撑。”

    罗恩听完了希拉斯的全部论述后暗自点头,对方确实全都说到点子上了。

    他心中对这位传统派精英的狡猾,有了更深的认识。

    对方很聪明地避开了他最成功的案例,将焦点转向了教学方法的系统性缺陷。

    其实,他早就预料到会有这样的质疑声音。

    从第一天开始制定教学策略时,他就深思熟虑过这种“个性化教学”可能带来的争议。

    但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集成化的批量教学,他当然也能掌握。

    罗恩在心中分析着:但那样的话,任何有经验的导师都能替代。

    维纳德找自己过来,绝不是为了让他做一个普通的教书匠。

    他的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会议室中的其他导师。

    这些人,大多采用传统的标准化教学方法。

    虽然稳定可靠,但也意味着彼此之间具有高度的可替代性。

    维纳德真正需要的,是能够挖掘出天才的“伯乐”。

    只要能证明自己在这方面不可替代,就能确保在这个殖民地的核心地位。

    除此以外,这种个性化教学过程,也是提升自身能力的最佳途径。

    那些在《超凡全解》指导下学会的“共鸣”理论,正通过教学实践转化为真正的能力。

    一举多得,罗恩在心中轻笑:既能确保自己的地位,又能提升实力,还能获得维纳德的持续资源投入。

    想到这里,他缓缓起身。

    “希拉斯导师的数据分析确实很专业。”

    罗恩的语调如春风化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