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5章 这就是差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25章 这就是差距 (第1/3页)

    林思成一页一页的翻书,脑海中回忆着与这本书相关的信息。

    1402年,朱棣靖难成功,决定迁都。

    四年后,朱棣下旨,命泰宁候陈珪总其事,工部尚书宋礼、礼部尚书李至刚辅之,营建BJ。而后历时十六年,征召工匠百万,京城皇宫才建城。

    时工部侍郎张思恭为督官之一,令样式房与算房(工程设计与管理)及时记录,编《京师天宫营造法式》。

    到万历年间,因年久受潮,原书漶洇不清,万历命工部编修。由工科给事中何士晋主持,扩增宫殿、陵寝、城墙等土木工程,后改名为《工部厂库须知》。

    雍正时,工部再次编修,令果亲王允礼、庄亲王允禄领衔监刻。扩增寺庙、箭楼、皇仓,改为《工程做法则列》。但将其中营造紫禁城的部分,也就原有的《京师天宫营造法式》单独摘了出来,改名《京师天宫志》。

    之后到了民国,冯玉祥把傅仪赶出故宫,故宫博物院接手时,《工部工程做法则列》还在,《京师天宫志》却不见了。

    再之后,梁思成和林徽音依据《工程做法则列》,译解工艺技术,但只恢复出了建筑形制和基石部分。

    即石作(台基、柱础、石雕竺)、瓦作(墙体、屋面、殿脊等)、土作(地基)等。

    其余木作、油漆、彩画、裱糊、铜铁锭铰(金属构件),乃至琉璃、雕銮、画作、竹作,已全部佚失。

    民间倒是有流传一部分,比如全国知名的样式雷(清代宫廷建筑匠师家族,多次参与清代皇家建筑设计)。不过大都是完工后工匠凭记忆偷偷记录下来的,全不全不说,数据准不准还是个问题。

    但这会儿,庄子敬突然就淘来一本,还要送给他?

    林思成暗暗惊诧,仔仔细细的翻。

    先看纸,稍有点粗,还有点厚,颜色泛黄,就晚清民国时期民间刻印本常用的竹纸。

    再看字,横画细,竖画粗,撇捺直硬,转折分明……这是民国早期流行的硬版宋体。虽然对比明显,但字体过于方正,稍显板滞,缺乏灵动。

    再看印工:墨色偏暗,黑中泛灰,洇染痕迹明显。甚至能看出刻刀余痕。

    说实话,不管是刻还是印,都不怎么好。

    而且只有一卷,算是三四分之一本,大致就是木作、油漆、砖瓦这三部分。如果只是从文物的角度来说,价值也就一般。

    但如果从宫殿营造工艺,失传技术的角度来说,这书给林思成,就是无价之宝。

    如果用心钻研两年,故宫就得请他去上班……

    越想越是古怪,林思成抬起头:“庄总,你从哪找到的?”

    “就县里,卖主姓吕,祖上是烧琉璃的,据说清朝的时候被请到京城修过皇宫……按他的说法,这书是他爷爷传下来的……”

    “但吕氏后人太多,光是咱们县开公司建窑烧琉璃的就有十三家。这还没算太原、大同、运城,大大小小,光咱们省开的吕氏琉璃公司,三十家都不止……

    竟争太激烈,所以这一支好早就不烧了,现在干建筑。我们两家算是亲戚,我一说要找和古代工艺有关的文物,他就把这书送了过来……”

    林思成眼皮一跳:“送?”

    庄子敬笑了笑:“对,没花钱!”

    林思成暗暗一叹,话到了舌根下,又吞了回去。

    如果姓吕,那就全对上了:龙门吕氏是北方琉璃匠作世家,兴于明代万历年间。《绛州志》、《河津志》都有记载:清初受召修建沈阳故宫,之后时不时的就会受召入京,给紫禁城雕砖补瓦。

    建国后,曾多次参与故宫、少林寺、晋祠、云冈石窟等古建筑修复,家族祖传的“孔雀蓝釉琉璃”获得过“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银奖。

    今年,山西申遗的传统技艺类传承十二项,运城独占两项。其一是绛州澄泥砚,其二就是河津琉璃。而且是由省非遗保护中心亲自推荐,并负责保护。

    传承如此悠久,家里有这样的东西,一点儿都不奇怪。

    再算算时间:庄子敬父亲的朋友,怎么也该有四五十。既然是从祖父那一辈传下来的,如过活着,最少也该有九十多上百岁。这书是民国刻本,也能对得上。

    唯有一点:印的不怎么好,又是建筑技术类,琉璃工艺的他们本来就会,其它的学了也没啥用,关键是不好学,所以都没当回事。

    再者早不干这一行,留着也没什么用处,就送给庄子敬了。

    阴差阳错,既然让自己碰上了,肯定没有放过的道理……

    看他只是翻书,却不说话,庄子敬往前凑了凑,“林老师,我也不是太懂,这书是不是没什么价值?”

    怎么可能没价值?

    恰恰相反,价值不要太高。

    “庄总,我不骗你:给别人,也就一本民国时的旧书,连文玩都算不上。但如果给我,价值真就挺高!”

    林思成笑了笑,“所以,庄总你开个价!”

    “林老师,你别见外……”庄子敬快人快语:“以后麻烦您的地方还很多!”

    “好,庄总,你也别见外,鉴定费什么的就别提了,不管是这次还是以后。”

    林思成再没多磨缠,连书带盒子装了起来,“以后只要有需要,我能办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