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严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严峻 (第2/3页)

光州本地,是没办法解决吏士们的婚姻大事的。

    不过这事也是一步步来,毕竟也不是太急迫的事情。

    到了赵怀安这个位置,几千人都围在他身边,吃喝拉撒、婚丧嫁娶,都需要赵怀安安排。

    他获得了权力,也自然承担了这样的责任。同时,只要他能一直承担这样的责任,那他就能一直牢牢掌握住权力!

    权责从来都是对等的!

    这时候,外面传来扣门声,王铎在外面喊了句:

    “主公,杜参军到了。“

    看看,这就是老王的政治意识,成长得很快嘛,明明那杜宗器在外头等了快一个时辰,在老王嘴里就是人家刚来。

    赵怀安听了后,对边上的老墨吩咐了句:

    ”换好茶。”

    然后就整了整衣袍,喊道:

    “进!”

    ……

    杜宗器在外头廊庑下站得腿脚发酸,可一点不敢当众锤腿,要是碰到一些爱嚼舌根的,和刺史说句,这位杜参军身体不大行,那可就冤枉了。

    他们这种官场爬格子的,从来不会高估同僚们的人品。

    幸亏这个时候,前头的长史王铎和煦地走了过来,示意他可以进去了,这才趁机迈腿松缓了不少。

    杜宗器见王铎和煦,趁机请教道:

    “长史,咱们这位刺史有什么忌讳吗?卑职需要注意哪些还请长史赐教。”

    王铎笑了笑,意味深长地看着眼前这个机灵的年轻人:

    “咱们刺史没什么可忌讳的,要是有的话,就是忌讳别人骗他,所以你只需照实说就行。”

    说完王铎拍了拍这个年轻干吏,然后带着他进了小厅。

    在厅内,赵怀安还是坐在软榻上,两侧各放了一张马扎,旁边还有一个小几,摆放了一些蜜饯、水果。

    王铎和杜宗器进来后对赵怀安拱手下拜,口呼:

    “见过使君。”

    赵怀安笑着伸手示意他们坐。

    然后王铎坐向了左边马扎,杜宗器见此就坐在了右边,挺着身,只敢坐一半。

    见到杜宗器这样,赵怀安哈哈大笑,说道:

    “小杜无须如此,随意就行。”

    那杜宗器连忙起身,下拜:

    “下吏不敢,使君为一州所系,生民父母,正该以礼为威,垂范郡县。如此一州之内,谁敢不尊,不敬。”

    赵怀安笑了笑,只觉得这些儒生出身的官吏对于礼都能说出一番大道理,不过既然这人坚持,他也无所谓,于是问道:

    “行,小杜,你来和我讲讲光州的情况,眼见着夏税已经入库,你也和咱说说这次夏税的情况,还有咱光州的家底,你也和我说道说道,不然咱心里着实没底气啊。来,先坐下,顺便尝尝我们光山自己的茶叶。”

    说着,赵怀安就让杜宗器坐下,然后先举着茶碗敬了一下杜宗器,然后又敬向了自己的长史老王。

    王铎和赵怀安就随意很多,举着茶碗回敬候,就抿了一口金黄的茶汤,赞了口:

    “好茶,入口就是口齿留香,还有回香。好茶啊!”

    此时王铎喝的正是赵怀安改良的光州茶,本朝吃茶多是将茶叶蒸熟,然后捣碎了作成茶团煮的吃。

    而赵怀安则将光州茶按照明清时期流行的泡茶,将茶叶用大铁锅炒熟杀青,保留茶叶的香气,然后直接用热水冲泡就行。

    如果说本朝吃茶是将茶作为个配料吃,赵怀安这种就是吃的茶的本香。

    为此,赵怀安还专门让州里的匠人窖了几套茶具,专门配着吃茶。

    像王铎这样的老人,对于炒茶冲泡已经不陌生了,只是第一次吃光山本地的茶叶,被这青香吸引,忍不住赞叹了句。

    可对面的杜宗器却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吃茶方式,看着如琥珀一般剔透的茶汤,就有一股食欲。

    举杯还未入口,茶汤的香气已经扑鼻而来,脑子一下就清灵不少,然后小心一抿,没什么味,又忍不住再抿了一口。

    此时第一口的回香已来,浓郁的香气在口齿间打转,杜宗器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味道。

    这种茶汤没有煮茶汤来得味道浓,但也没有那种油腻,非常清爽,这样舒适感就很得他这样的文人的喜欢。

    不知不觉,杜宗器就将手上小杯内的茶水喝完,旁边的老墨又给他斟了一杯。

    此时杜宗器有点羞赧,放下茶杯,对赵怀安道:

    “下吏唐突了,这茶汤着实清爽留香,不知不绝就多喝了些。”

    赵怀安看着哈哈大笑,将茶杯放在手上,打趣道:

    “不唐突,正要这样,如此我也就放心了,咱们以后就靠着这个挣大钱呢!”

    杜宗器心中一动,将前后事想明白了,但因不属于他的事,这会也不插嘴。

    然后赵怀安就对旁边的王铎道:

    “老王,这茶咱做了两款,一种最高端的,专门是选的咱们光州最上等之茶,用最好的越窑瓷器做茶具,装茶叶,一两我就卖他个一贯,取名‘小光山’,你觉得有搞头吗?”

    王铎也是混过成都的,对于那些豪商大贾、世家豪绅的消费能力是很清楚的,这要这东西高雅,能让这些人欢喜,别说一贯一两了,十贯一两都供不应求。

    所以王铎高兴地赞同道:

    “主公,这小光山最适合文人墨客和世家豪绅待人接客、迎来送往之用。再加上越窑本就是我朝珍品,更能增显小光山的格调,不愁销路。只是越窑价格不菲,咱们就卖一两一贯,会不会太亏了。”

    赵怀安愣了一下,理所应当说了句:

    “谁说连瓷器拉,就茶叶一贯一两。瓷器另算!”

    王铎看着自家主公的样子,腹诽了句,这才是咱主公的样子。

    那边赵怀安又对旁边的杜宗器道:

    “小杜,你现在喝得这种都是最好的,所以产量也少,卖也是卖给大土豪们的。不过有另外一款,就便宜很多,而且这种茶叶只需热水冲泡就能喝,对普通百姓也是能喝得起的。”

    杜宗器此时已经晓得自家刺史对于搞钱这条路,丝毫不比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