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章 :东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五十章 :东线 (第1/3页)

    翌日,不等杨延庆从瑕丘返回中都城附近的新大营时,赵怀安却先得到了东线沂州战场的最新战报。

    可说是最新战报,那也是十日之前的了,因为兖州与沂州之间的陆路完全被草军给断绝,所以军报是从沂水到泗水再到桓水送到赵怀安手上的。

    信报有很多份,也是因为晓得信息传递不及时,为了让西线战场的杨复光所部诸军能充分意识到目前战局的变动,所以这些信报都从大到小,从高到低,将各方面介绍的很充分,很明显,东线主帅宋威麾下的幕僚团是相当成熟的。

    最早的变化是草军主力拿下了新泰这个莱芜谷地最重要的城邑。

    而一旦有了这处战略据点,濮、曹、兖、郓四州的草军忽然开始有了很清晰的作战计划,而不再像之前不断流动作战。

    获得了瑕丘最新的军报。

    而在宋威这边,随着新泰的丢失,他也开始焦虑起来,这一次他写了一封直送给赵怀安的书信,在信中就很是担忧说目前的局势有多么不利。

    那就是自草觉兴乱以来,每到一地就是饱掠一地,然后再窜一地,这种不断流动的作战正在极大的消耗中原诸藩的底蕴实力。

    只从天平军的情况看,目前来说,他们除了郓州还稍微有点实力,曹、濮两州都已残破,整个藩镇的实力大大下降,好在天平军的牙兵也折损巨大,所以还能勉强养得住军队。

    而兖海军,也就是现在的泰宁军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其中最为实力雄厚的兖州已经彻底成了草军的后花园,饱掠之余,不断扫荡乡野丁口充军。

    本来宋威对于剿贼前途还是很看好的,因为草军不明地理,正好选择了一块死地作为游荡地区。

    他们目前盘踞游荡的鲁、泰、沂、蒙群山是整个中原最隆起的部位。

    换言之,只要诸藩军从东西南北四面包围,就一定能将草军的流窜给堵住。

    但即便威信如宋威,他在信中还是对赵怀安表达了内心的憔悴,和对诸藩军的无奈。

    如汴宋、徐州、淮东诸军,不论是不是在沂州大营的,作战都不太用心,都在和草军那边打烂仗。

    这些日在沂州城外作战,草军那边因多历战事,是越打越强,而诸藩军是上下犹疑,越打越往后缩。

    这种情况随着草军拿下新泰就更明显了。

    新泰作为兖州地区进入沂水谷地的第二条通道,一旦被突破,草军可以轻而易举进入沂州城的北方,并在那里直接威胁密州、莱州、登州这些地区。

    所以为了防止草军从新泰地区突破,宋威在沂水、莒县都调配了兵力,其中千人泰宁军守沂水,两千淮东军守莒县。

    而为了支援两城,宋威又行文登、莱二州州兵千人,各带土团南下扎营于密州的诸城,作为两城的后援。

    此外,宋威又向淮南节度使那边借了江船百艘溯水而上进入沂水,在北面的沂水城和下游的沂州城两地来回游弋。

    此舟师既可以交通两城兵力、物资,也可以作为守住沂水水道防线的重要力量。

    但这些都是用于堵截和防守之用,真正作为尖刀去剔除新泰毒瘤的是另外一支力量,即沂州刺史韦玄亮带三千泰宁、徐州、淮东兵,进入蒙山之北,对山内的新泰直接发起进攻。

    最后则由宋威继续在沂州城内统筹沂州、新泰两处防线,好随时调配兵力支援各处。

    按理说,宋威这样的军略也是没什么问题的,可赵怀安在看到这份军报和宋威给他的私人书信后,却对身边的张龟年等人表达了担忧。

    他一句话形容了这种防御:

    “宋帅帐下诸藩军本就蛇鼠两端,在沂州城下自保有余,如何再可分兵出去主动进攻?且观宋帅哪哪都要,北面的密、莱、登要,南面的沂州也要,可他真正能调动的兵力又是有限的,不过是其本部三万平卢军,现在处处要守,实际上各处都是形同虚设。”

    当时除了诸幕僚外,如王进、郭从云等保义将也在,因为这一次是难得的大规模战事,其视野包括了半个东方,所以为了培养这些心腹将领们的全局意识,赵怀安便问这些人,如是他们,该如何调配兵力。

    这个问题对于大部分团、队一级的保义将都是超纲的,他们的位置还不需要考虑这个。

    而在场的王进、郭从云、耿孝杰、刘信、韩琼、高钦德六将却需要好好回答这个,很显然,使君的每一次策问都不是简单的问问题,其答案的优劣好坏,肯定将大大影响在场六人的前途。

    所以众人都很谨慎,只有韩琼晓得自己是没这个脑子的,最先抢答,毕竟能力好不好是一方面,态度必须先端正。

    韩琼抢先做如下道:

    “使君,咱晓得自己是个笨人,所以还是不想的,不然怕灵机一动,闹了笑话是小,害了兄弟们倒是罪过大了。”

    “所以使君说啥,咱就做啥!”

    你别说,赵怀安对这个回答还是很满意的。

    实际上,从来就不怕对手有聪明人,就怕自己这边的蠢人灵机一动,那才叫坏事呢。

    韩琼这素质,肯定是做不了方面之帅了,但不要紧,一个势力中,能做到这个份上的,也是凤毛麟角。

    能力稀缺倒是一方面,而是大多数情况,上位者是不会把这个机会留给外姓将的。

    典型的就如东汉末年的曹操,从来都是宗亲大将为帅,外姓将为将,所以能不能为帅,能力是次要的,信任才是首要的。

    而这还是以忠信著世的东汉,而这会,你看赵怀安敢不敢将军中一半精锐交给王进统带吧。

    不是他不信任王进,而是在乱世中,男人都有一份野心在,谁不想被下面喊一句“主公”?

    而就算王进忠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