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章 先活下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章 先活下来 (第2/3页)

,渭南就正如此改造着。

    翌日,关中就开始下起了秋雨,陈平跟着一群人走过咸阳桥,一路往西而去。

    即便是在雨天,咸阳桥西边的集市依旧热闹非凡。

    陈平唯一可以依仗的就是身边的这位少年人,他叫矩。

    矩是对尺子的称呼,矩如今只有十七岁,是青臂的次子,家中的老二。

    陈平稍稍凑近道:“你要是不想着教书,跟着你父亲为工匠,就不用像现在这样要奔赴陇西了。”

    矩回道:“老大在家里可以给父亲帮忙,父亲说过让我们的孩子多走走别的路,我的弟弟将来要入军中,如此一来我们家既有工匠,又有教书的人,还有入军的人,这样会更好。”

    秋雨并不大,戴着斗笠就可以挡住雨水。

    陈平算是听明白他的话了,当初在潼关陈平本着一身善于交游的本事,结交了潼关大匠青臂的三个儿子。

    听矩这么说,看来青臂有意希望他的家族能够壮大。

    不然,他也不会这么安排他的儿子们。

    陈平低垂着脑袋,他很失落,现在也只能认命了,是民是吏天差地别。

    矩又问道:“你不是想要为吏吗?”

    陈平颔首。

    “你最近学秦律学得如何?”

    “都背会了。”

    想要在秦吏就要先学会秦律,通晓律法才能为吏,这是秦人用吏的条件。

    矩又道:“既然你想要为吏,为何不去军中?”

    陈平回道:“我傅籍在武阳县,不在关中,关中要往北方增兵没去武阳县增兵,唉……当年战乱,我还是个稚童却已看过遍体尸骸,我们武阳县没这么多人口。”

    矩又道:“以前关中也没有这么多人呢口的。”

    前方传来了吆喝声,看来是队伍停下了,一队秦军领着众人来到一处驿馆休息。

    矩解释道:“这里是兴平县,当初公子扶苏初掌少府丞,便主持了扶风,武功,兴平三县的建设,为了让兵马通行的路上有休息的场所,在沿途建设了这种驿馆,从这里一路往西走,我们可以沿着驿馆休息。”

    说着话,众人跟着依次走入驿馆内。

    当坐下来之后,众人嚼着干粮,驿馆的厨夫给众人都盛了一碗热乎的面糊。

    一边喝着面糊,一边吃着饼,陈平发现身边有不少人吃得很快,他们吃完就躺下休息了。

    矩吃完之后,也躺在干草上。

    不多时,这里便鼾声四起。

    外面依旧下着雨,雨势入夜之后越来越大的,陈平只想着要如何生存,并且生存的更好一些。

    他已不像当初那样贫穷,娶了张负家的女儿之后,陈平原以为他过得好一些,富裕的生活就要来了,他能结交到更多的名仕。

    可如今再转念一想,陈平又觉得此时此刻的经历,他家中就算是再富裕也没用。

    而且张负是希望他这个女婿能够在关中站稳脚跟的,如果自己在关中站不稳脚跟,张负就会断绝一切的钱财,如此一来他又回到了一贫如洗的生活。

    这门婚事,不就是他张负看在我陈平善于说道,并且觉得我陈平将来能有一番成就吗?

    说来说去,张负也是为了他自己。

    陈平忽然轻蔑一笑,他早就看透了张负的嘴脸,只不过没有说破而已。

    “我陈平若有一份成就,必先离了他张负的女儿。”陈平心中暗想着。

    翌日,天亮了之后,众人接着赶路,陈平走在官道边见到了一道道的深深的车辙印,那都是军中运送兵马与粮草留下的,自从丞相李斯实行车同轨之后,所有的车都用一样的车辙,如此一来,马车就会在驰道将轮子陷在车辙印中,快马朝着西边而去。

    陈平又一次感受到丞相李斯的大智慧,他心里暗暗想着。

    矩低声道:“离开了咸阳桥,西边就没有太多人了。”

    陈平收回了目光,继续往前走着。

    正如矩所言,陈平发现走出了扶风县之后,又到了陈仓县的地界,这里确实很荒凉,人口也有些稀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