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什么协会? (第1/3页)
第二天上午,司法部大楼五楼,FBI实验室。
一名叫马丁·约瑟夫·克罗宁的研究人员正在为西奥多三人分析鉴证结果:
“我们对绳结的打结方式进行了分析,基本确认你们送来的绳结全都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马丁·约瑟夫·克罗宁将十几张绳结照片铺在桌子上,展示给众人看。
照片是在实验室拍摄的,每张照片上的绳结都已经被清理干净,并且旁边还放有标尺。
伯尼跟比利·霍克凑过去仔细辨认,然后齐齐看向西奥多。
西奥多拿起几张照片,把它们放在一起:
“打绳结是一个习得性行为,不同的人打结是不一样的。”
“就像一个人的笔迹或走路姿势一样,会形成独特且稳定的习惯特征。”
马丁·约瑟夫·克罗宁有些诧异地看了西奥多一眼,点了点头:
“打结的熟练程度,绳尾预留的长度,绳尾的处理方式,绳结的松紧程度,或者缠绕圈数,顺序,交叉方式等等,这些都能用于辨认绳结是否为同一个人所系。”
他接过西奥多手中的照片看了看,将它们排在一起展示给伯尼跟比利·霍克看:
“这些水手结的交叉方式都是从左到右。”
马丁·约瑟夫·克罗宁在照片堆里翻了翻,翻出几张锚结的照片:
“这几个锚结的缠绕方向都是逆时针,缠绕圈数同为三圈,并都在绳尾又打了个半结作为固定。”
他点了点其中一张照片:
“绳结尾端预留长度都很短,最短的只有不到1英寸。”
“这需要很高超的打结技巧,一般人很难在剩余长度这么短的情况下还能打一个锚结做固定。”
“绳尾的处理方式也很统一,都是用铁丝把活动端跟主绳绑在一起,这样做可以让绳结更稳固,更不容易脱落。”
“这些绳结都非常规整,松紧适中,打结的人在打结时非常熟练而顺畅。”
顿了顿,马丁·约瑟夫·克罗宁继续道:
“我们取了一小段绳索样本观察,发现其纤维呈淡黄色,长而粗壮。”
西奥多问他:
“马尼拉麻?”
马丁·约瑟夫·克罗宁点点头确认:
“没错,是马尼拉麻。”
西奥多继续问:
“捻向呢?”
马丁·约瑟夫·克罗宁语调轻快:
“S捻,全都是S捻,从粗细程度来看,不太像是缆绳,应该是用来牵引或吊装用的绳子。”
“绳子有一定的磨损,进行过简单的防腐处理,应该是用焦油浸泡过……”
伯尼打断两人的交流:
“等一下。”
“什么是马尼拉麻?”
比利·霍克也问:
“捻向是什么意思?”
马丁·约瑟夫·克罗宁盯着伯尼看了一会儿,转头看向西奥多,沉默数秒后给出解释:
“麻绳的主要原材料一共有三种,大啊麻,西沙尔麻跟马尼拉麻。”
“大啊麻的纤维柔软而强韧,编织出来麻绳表面光滑,质地柔软,强度适中,但长期浸泡在水中容易腐烂。”
“西沙尔麻的纤维短而粗硬,且脆,编织出来的麻绳强度低,表面粗糙,极易腐烂,但价格便宜。一半农场困扎农作物采用的就是西沙尔麻编织的麻绳。”
“马尼拉麻纤维长,粗壮而坚韧。”
“用它编织的麻绳强度极高,表面粗糙,价格昂贵。”
西奥多接过话茬:
“马尼拉麻本身就耐盐水和微生物腐蚀,经过防腐处理后,抗腐蚀性被极大增强,被广泛应用于航海业之中。”
“许多船舶的缆绳就是马尼拉麻绳。”
马丁·约瑟夫·克罗宁向西奥多投在赞赏的目光,接着解释:
“捻向就是麻绳的编制方向。”
“把一条麻绳竖着拎起来,麻绳的扭转方向是从左上向右下的,就是S捻,从右上向左下的,就是Z捻。”
伯尼听懂了:
“我们要找的是个生活在船上的家伙,一个水手或者船员?”
他询问马丁约瑟夫克罗宁,能否对麻绳进行溯源,最好能找到麻绳的购买方。
马丁约瑟夫克罗宁看了伯尼一眼: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