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通政司怪谈其四 (第2/3页)
身影一闪而过。
当日下午,随着苏泽奏疏一同送进内阁的,还有通政使杨思忠的奏疏。
杨思忠奏请在迁回大员岛上的澎湖巡检司下,也分设通政经历所,作为广东海南、南洋琉球之间的信息传输节点。
杨思忠想起来,他曾经对胡祯说过,今年通政司不再往海外派人。
可澎湖可不算海外,作为重要的南洋海疆节点,在岛上设置通政经历所,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
这一次朝廷的旨意很快,也许是京师治安问题真的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也许是皇帝被那场倭人的谋刺给吓到了,《请整饬京畿治安并置巡防制度疏》迅速在内阁和皇帝那边通过。
这次苏泽都没用【手提式大明朝廷】,皇帝还主动出资,负担了去武监就读的巡捕的学费。
拿到了圣旨后,王任重和剩下四名巡城御史一起拜见苏泽。
东门巡城御史,全名是朝阳门巡城御史,负责京师东城的治安,因为通惠河码头,也就是京师漕运都要从东城进入城内,所以也负责京师周围漕运的治安。
现任东门巡城御史萧廪,今年四十岁了,是都察院资深御史。
西门巡城御史,也叫阜成门巡城御史,负责的是城西区域的治安,此外京师一般都在京师西门外设置流民营,所以也有流民控制的职能。
现任西门巡城御史陈大宾,是申时行同年的进士,观政后留在都察院一路高升,应该是张居正看重的弟子。
南门巡城御史,也叫宣武门巡城御史,而宣武门附近就是法场,所以南门巡城御史还有监斩的职责,理论上拥有死刑复核的权力。
现任南门巡城御史名叫李巳,苏泽曾经在高拱家里的聚会上见过他,他见到苏泽也是第一个打招呼的,看来是自己的同门。
最后是崇文门巡城御史,其实崇文门并不在京师北面,而是京师东南的城门。
但是有了东南西,自然也有北,所以也被称呼为北门御史,负责城北治安,同时负责贡试的考场搜检和考场秩序。
北门巡城御史名叫王湘,同样也是张居正的门生。
从五门巡城御史以小见大,虽然高拱是吏部尚书,在内阁的排名也高于张居正,但是张居正的势力扩张更快,他比高拱更乐于提拔自己的门生。
不过自己似乎也在五门巡城御史中安插了“自己人”。
苏泽看向王任重,其实外城巡城御史反而是五门巡城御史中最重要的职位。
除了京师城外的治安外,外门巡城御史正式名称是正阳门巡城御史,每次大朝会的时候百官要从正阳门入宫,正阳门巡城御史要负责纠察百官仪轨。
五人联袂前来,自然是询问苏泽这个武监巡捕修习班的事情。
苏泽奏疏的前两条,比如建立百姓联防,分别设置巡所,这些其实实施起来不难。
联防不就是保甲吗?巡所就是把责任细化,设置片区。
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巡警修习班。
苏泽的施政,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教化为先”。
而随着苏泽一次一次证明自己的是正确的,这个理论也得到了百官的认同。
况且这本身也是儒家最提倡的伦理之一,教育一直是儒学最强调的东西,而教化百姓也是基层官员考核的重要内容。
但是苏泽这个教化,倒是和“教化百姓”的教化不同,苏泽是通过专门的学校培养专业人才,然后再任用专业人才去推动某些事情。
比如营造学社,现在已经成为内廷重要机构,甚至已经形成了潜规则,没有营造学社结业证书的太监,不能担任市舶司太监、工矿太监、织造太监等肥缺,也无法担任内帑十三承运库的司库。
再比如吏科班,新毕业的吏科生员,已经迅速占据了顺天府衙内的重要岗位。
你不服?
那营造学社结业的太监确实精通算学,担任这些岗位当然要懂得算学?
而吏科班培训的吏员业务纯熟,虽然精深方面不如那些累世传家的老吏,但是整体上也超过了吏员平均水平。
而且他们身世清白,你是衙门的主官你用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