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2章 用武器换青霉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42章 用武器换青霉素 (第3/3页)

沙俄的态度还异常强硬,面对赔款要求,给予的回复仅仅是:

    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想接着打仗,随时奉陪到底...

    气得小日本当局差点没集体切腹,毕竟硬桥硬马的打,沙俄根本无惧对方。

    话说当初甲午时期,螨清但凡强势一丁点,就算打输了,采用拖字诀。

    小本子国内也早就经济崩溃了,哪里还会有后面的悲惨屈辱史..

    因此日俄战争的结果就是,小本子的投入和产出,严重无法达成收支平衡。

    这让一心只想发战争财的小本子,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

    为此,它们的政府差点没被贷款搞破产,于是便把当时的首相推出来背锅。

    所以日俄双方这个粱子,算是结下了,直到现在。

    对于这一点,英明的慈父自然是一清二楚。

    而且西线的德意志,最近同样是动作频频。

    他们正规军的规模,已然超过了百万之巨。

    其国内甚至还成立了许多民间飞行俱乐部,或者是卡车俱乐部啥的。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整军备战。

    整个欧洲都笼罩在战争的阴霾里边,所以同样是不得不防。

    因此,随着周边局势不断紧张,在大战一触即发的情况下。

    消炎药品对于任何一个处于战争边缘的国家来讲,无疑是跟黄金同等价值的战略储备。

    而作为战略家的慈父,早就看穿了这一点。

    所以才会授意彼得索夫,以自己特使的身份前往陕北,务必尽可能多的拿到青霉素。

    而且据他所知,陕北红军刚经历完长征,此刻正是急需补充枪支弹药的时候。

    按照慈父的预估,一支莫辛纳甘步枪,保不齐就能换好几支这种青霉素。

    如此划算的买卖,自认为精明的他岂能不做。

    要是苏文知道苏联慈父这般瞧不起陕北红军,估计都得当面喷他一脸叶子烟浓痰。

    现在的陕北红军虽然人数不多,勉强有个十几万军力。

    但是枪支弹药储备,足以武装百万军队,所以压根就瞧不起什么莫辛纳甘。

    就算苏联人用重武器,甚至是坦克装甲车之类的来换,咱们红军估计连眼皮都不会抬一下。

    毕竟用过红星军火公司出品的武器装备,指战员们哪里还用得惯其他老掉牙的产品。

    除非对方肯用飞机来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