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25章 组织架构优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25章 组织架构优化 (第1/3页)

    鹏城,华兴总部大楼顶层。

    陈默独自站在落地窗前,脚下是流动的灯河。

    城市的喧嚣被厚重的玻璃过滤成模糊的背景音,他手中那杯拿铁里面的冰早已融化,咖啡变得有些寡淡无味。

    0.18%。

    这个数字虽然有进步,但还是不能让他满意。

    一周前,冯亦如那份关于BalOng 5000射频前端LNA模块精度优化的邮件,曾带来一丝虚假的宽慰。

    0.48%的偏差压到0.18%,效率损失控制在7%以内,联合攻关小组的初步成果似乎证明了冲突后的弥合力量。

    但宽慰转瞬即逝。

    0.18%,它依然存在。

    在28GHZ的毫米波频段,它依旧是悬在BalOng 5000射频性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混沌”协议与禾芯引擎的激烈碰撞。

    冯亦如调解时的力不从心。

    种种都透出的不仅仅是技术路线的分歧,更是一种结构性的困顿。

    它无声地宣告着,那场被他强行按下的整合风暴,远未结束,其根源的病灶也未被真正挖除。

    根源在哪?

    集团IT这架庞大的机器,在经历了渡河明线(ERP、数据库替换)初期摧枯拉朽般的推进后,一些深层被掩盖的齿轮啮合问题,正随着渡河暗线——“芯片”和“EDA”国产化替代进入深水区,无可避免地暴露出来。

    陈默的目光从窗外的流光溢彩收回,落在办公桌一角。

    那里静静躺着三份文件。

    最上面一份,是信息技术工程部最新的组织架构图。

    信息技术工程部,这个由他亲自兼任总监的二级部门,此刻像一个过度膨胀的容器。

    这个部门现在如同一个臃肿的巨人,承载了太多、太重的职能:

    从企业级应用(APS、BI、CES、CRM、PDM等)的解决方案、系统实施、运维支撑,到如今已初具规模的自研系统开发(高斯数据库、自研ERP、EDA自研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