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25章 组织架构优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725章 组织架构优化 (第3/3页)

设计命脉、技术壁垒极高、整合难度极大的核心业务,蜷缩在一个四级部门里。

    由一个精力被严重分散的三级部长(冯亦如)和一个职级权限受限的年轻悍将(钟耀祖)去主导,未来的麻烦只会更大。

    当前渡河明线(ERP、数据库)的即将完成所有切换,给了他腾挪的空间和时间。

    明线即将抵达彼岸,暗线——“芯片”渡河,正是需要华兴倾注全力且不容有失的关键战役。

    EDA工具链,就是这场战役里,为海思的芯片设计军团锻造武器的兵工厂。

    兵工厂,岂能建在拥挤不堪、管理混乱的旧营地里?

    第二份文件,是海思总裁冯庭波昨天深夜发来的邮件打印件:

    《BalOng 5000 射频前端流片风险评估更新(V3.1)》。

    报告里,“毫米波频段仿真精度余量不足”、“潜在阻抗失配风险”、“良率预期下调0.5%-1.2%”等字眼被刺目的红色高亮标注。

    邮件的正文只有一行字:“陈总,九个月窗口期,时不我待。冯庭波。”

    九个月。

    BalOng 5000,华兴征战全球5G市场的先锋,海思呕心沥血的结晶。

    它的射频前端,必须在九个月后,以完美的姿态,通过残酷的流片验证,站上战场。

    0.18%的误差,在冯庭波眼中,就是九个月后可能轰然洞开的失败之门。

    第三份文件,则一份已经起草却反复斟酌修改了数次的文件——《关于优化集团IT组织架构及成立IT自研产品线、EDA产品线的建议方案》

    这是陈默自己考虑了良久,做出来的一个全新且更锋利、更聚焦的架构雏形。

    方案的核心,是一个被重重圈出的名字:EDA产品线。

    它不再应该是信息技术工程部这个臃肿巨人身上的一个小关节。

    它应该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拥有完整躯干和手臂的战士,向芯片设计工具国产化的心脏地带发起冲击。

    方案里面白纸黑字,思路清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