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两百五十三、架设天地之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两百五十三、架设天地之桥 (第1/3页)

    航天中心,杜老他们正在做着新的轨道锚定飞船的设计。

    上一次提出的牵线飞船计划,经过两边的科学院结合九章和周髀一号共同模拟后,因难度过大被部分修改,如今新的设计方案已经出炉。

    杜老面前的屏幕上,新的飞船不再是一艘,而是五艘,一艘固定第一步的缆绳,而另外四艘负责运输四台增设的聚变反应堆和移动式配重。

    五艘飞船将同时发射,在对应轨道上完成对接,组成一个“十”字型的特殊空间站。

    中间那艘被命名为“麒麟”号,四个方向对称的则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艘一模一样的飞船。

    杜老调出组合完成的空间站三维模型,只见这个由五艘飞船组成的“十”字结构,中间是负责固定和收放缆绳的“麒麟”,四个方向别是提供推力保持动态平衡和提供大量电力的四艘飞船。

    当缆绳固定在“麒麟”号时,这个系统将保持完美的动态平衡。

    “麒麟”号会携带着直径0.5厘米,长度约为一万公里的缆绳直接进入轨道。

    得益于玄羽纳米管材料的特性,一万公里的缆绳重量只有不到四十吨,飞船完全可以满足发射需要。

    其它四艘飞船也各自携带一万公里的缆绳,并在组成太空站后利用特殊的连接装置将五根缆绳连接起来。

    那种特殊的连接装置也是由高强度材料制造,并使用相转移技术,确保强度。

    当线缆连接完毕后,五艘飞船的传动装置会通过联动,将系有重型定位装置的线缆开始往地面垂落。

    最终,地面接到缆绳后完成固定,并开始利用缆绳分三次将直径逐渐变粗的新缆绳拉上去。

    上方的空间站会在缆绳被拉上去的同时将其固定在四周,确保动态平衡始终不出现问题,缆绳本身也可以起到加强空间站强度的作用。

    杜老的手指在全息投影上轻轻滑动,五艘飞船的三维模型缓缓旋转,每一处细节都被放大,细节处尽可能的做到尽善尽美。

    “麒麟号负责主缆固定,四神号提供平衡和能源。”杜老低声喃喃,目光扫过每一处结构连接点,“一定不能再出错了。”

    上一次的纯风筝设计在模拟中暴露了致命缺陷——单点供电不足,动态平衡过于依赖主飞船的推进系统,任务失败率超过了百分之四十。

    而现在,“十”字结构让每一艘飞船都成为独立单元,即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