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9章:家族精神的延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9章:家族精神的延续 (第1/3页)

    窗外的凤凰木又开花了,火红的花瓣像燃烧的云霞,映照着厦夂一中新建的“金戈楼”那明亮的玻璃幕墙。金戈拄着那根陪伴了他二十多年的桃木拐杖,站在楼前小广场的铜像旁:那是几年前,学校为表彰他毕生奉献而立的,刻着“师魂永铸”四个遒劲大字。铜像里的“他”正值壮年,意气风发,目光炯炯地望向远方,仿佛能穿透时光,与此刻须发皆白、却腰杆依旧挺直的老人对视。

    “爷爷!”一个清亮又带着几分沉稳的声音响起,打断了金戈的思绪。一个穿着笔挺藏蓝色警服,肩章上警徽闪亮的年轻人快步走来,脸上带着阳光般的笑容,眉眼间依稀可见张牟年轻时的影子,却又融合了金戈那份沉稳的书卷气。他是金戈的长孙,金小海,刚从省公安厅刑侦总队调回懋冈市局,担任刑侦支队副支队长。

    “小海,回来了?”金戈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慈祥的笑容,眼神里是藏不住的骄傲。他伸出手,金小海立刻上前一步,稳稳地搀扶住爷爷的胳膊。那双手温暖、有力,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与金戈布满老年斑、微微颤抖的手形成了鲜明对比,却又传递着一种无声的接力。

    “嗯!今天报到,特意先来看看您,还有……我爸。”金小海的目光投向铜像基座下方镌刻的一排名字,那是厦夂一中历年来因公殉职或积劳成疾早逝的优秀教师名录,其中就有他父亲——金戈唯一的儿子金磊的名字。金磊继承父业,是厦夂一中的物理骨干,却在十年前一次深夜护送学生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永远留在了四十二岁。那场车祸,至今在张牟心中留有疑点,总觉得与当年余匕残党脱不开干系,只是苦无证据。

    金戈的眼神也黯淡了一瞬,手指轻轻拂过冰凉铜座上儿子的名字,喉头滚动了一下。那段撕心裂肺的岁月,是黄琳用无尽的温柔和整个家族的凝聚力,硬生生把他从崩溃边缘拉了回来。他深吸一口气,拍了拍孙子的手背,声音带着岁月磨砺后的沙哑,却异常坚定:“你爸……看到你现在这样,一定很高兴。当警察,保一方平安,好!要记住,头顶国徽,肩扛的就是责任和正义,像你大伯一样!”

    “放心吧爷爷!大伯是我的榜样!”金小海挺直腰板,眼神锐利如鹰,“爸的案子……我也一直没忘。这次回来,我会利用一切资源,重新梳理线索!” 他语气里的决心,让金戈心头一热,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张牟。

    祖孙俩正说着话,一个穿着白大褂、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温婉知性的年轻女子骑着一辆小巧的电动自行车停在不远处。她跳下车,动作利落,正是金戈和黄琳的次孙女,金小海的妹妹金小洋。她现在是懋冈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

    “爷爷!哥!你们在这儿呢!”金小洋快步走来,脸上带着风尘仆仆却依旧明媚的笑容。她亲昵地挽住金戈另一边胳膊,“我刚下手术台,赶着去学校接思思,顺路过来看看您。”

    “思思快放学了?”金戈问。思思是金小洋的女儿,刚上小学二年级,继承了家族的好学和黄琳的艺术天赋,小小年纪就显露出对绘画的浓厚兴趣。

    “是啊,小家伙念叨着想太爷爷太奶奶了,晚上吵着要去家里吃饭呢!”金小洋笑着说,随即又看向哥哥,语气带着一丝关切,“哥,刚回来就接了个大案子?听说很棘手?”

    金小海点点头,神情严肃起来:“嗯,一个跨省贩毒团伙的线索指向了懋冈,牵涉很深,可能有‘保护伞’。正在摸排。” 他没有多说细节,但眉宇间的凝重显示着案情的复杂和危险。

    金戈听着,眉头微蹙。他经历过太多的明枪暗箭,深知平静水面下的暗流汹涌。当年余匕虽已伏法多年,王强也早已洗心革面,成了懋冈市有名的企业家,甚至多次在教育事业上慷慨解囊,与金戈一家保持着一种微妙但还算平和的关系。可“疤手”的阴影,以及儿子金磊那场疑点重重的车祸,始终像一根刺,扎在家族的记忆深处。他沉声道:“小海,办案要胆大心细,更要保护好自己!别忘了,你身后还有一大家子人盼着你平安。”

    “我知道,爷爷。”金小海郑重应道,眼中闪过坚毅的光芒,“邪不压正!这是您和大伯从小就教我的道理!”

    夕阳的余晖将三人的身影拉得很长,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