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家族精神的延续 (第2/3页)
射在“金戈楼”光洁的地面上,仿佛一幅寓意深远的剪影。这栋以金戈名字命名、凝聚了他毕生教育理念的大楼,此刻正回荡着学生们放学后的欢声笑语。楼里,金戈当年的学生、如今已是厦夂一中骨干教师的张昊,正带着一群学生进行政治课题研讨,声音洪亮,充满激情,依稀可见当年金戈站在讲台上的风采。
不远处,一辆线条优雅的白色轿车停下。车门打开,下来一位穿着得体套裙、气质温婉中透着干练的中年女性。她是黄琳的侄孙女,黄思琳,懋冈市知名的公益律师,尤其专注于青少年权益保护和推动教育公平。她手里拿着厚厚的卷宗,显然是刚结束一场艰难的公益诉讼,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然明亮而执着。她看到金戈祖孙三人,微笑着挥手示意。
金戈看着眼前这些在不同领域奋斗、散发着光和热的孩子们,心中百感交集。家族的根,深深扎在懋冈这片土地,扎在教育、正义和奉献的土壤里。金磊的早逝是家族永远的痛,但这份痛楚没有击垮他们,反而淬炼出更坚韧的灵魂。金小海穿上警服,守护一方安宁;金小洋拿起手术刀,延续生命希望;黄思琳站在法庭上,为弱势群体发声;还有在乡村小学支教的曾外孙、在科研院所攻关技术难题的侄孙……他们像一颗颗星辰,在各自的轨道上闪耀,用行动诠释着金戈和黄琳用一生践行的信念:知识改变命运,责任重于泰山,善良照亮人间。
“爷爷,风有点凉了,咱们回家吧?奶奶该等急了。”金小洋细心地将金戈外套的领子拢了拢。
“好,回家。”金戈点点头,目光最后掠过“师魂永铸”的铜像,掠过生机勃勃的校园,掠过子孙们年轻而充满力量的脸庞。一股暖流涌遍全身,那是历经风雨沧桑后,看到希望和传承生生不息的欣慰与满足。家族的纽带,精神的火炬,就这样在一代代人的奋斗与担当中,无声地传递着,照亮着前行的路。
晚饭是在金戈和黄琳那栋充满回忆的老房子里进行的。黄琳虽然年逾古稀,银发如雪,但精神矍铄,笑容温暖依旧,正乐呵呵地给重孙女思思碗里夹她最爱吃的糖醋排骨。思思则迫不及待地向太爷爷太奶奶展示她今天在学校画的画——一幅色彩斑斓的《全家福》,画上有威严的警察舅舅(金小海)、穿白大褂的妈妈(金小洋)、戴眼镜的律师姨姨(黄思琳),当然还有慈祥的太爷爷太奶奶,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思思画得真棒!把太爷爷画得这么精神!”金戈笑得合不拢嘴,眼角皱纹都舒展开来。
“太奶奶也好看!”思思甜甜地说,扑进黄琳怀里撒娇。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温馨和睦,饭菜的香气混合着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屋子。张昊一家也来了,他和金小海正低声讨论着什么,表情严肃。张昊的儿子,一个刚考上警校的大小伙子,听得一脸崇拜。金小洋则在厨房帮着保姆准备水果,一边和黄思琳聊着最近代理的一个农民工子弟入学难的案子。
“姐,那个案子阻力很大,对方背景很深。”金小洋递过去一个削好的苹果,有些担忧。
黄思琳接过苹果,眼神锐利:“再深也要挖!教育公平是底线。小洋,还记得姑奶奶(黄琳)常说的吗?做对的事,有时候需要点‘傻劲儿’和‘轴劲儿’。当年姑爷爷(金戈)顶着那么大压力推行教学改革,不也是凭着这股劲儿?” 她语气平静,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金戈和黄琳相视一笑,无需多言,默契尽在不言中。看着孩子们在各自的道路上,秉持着他们坚守了一辈子的信念前行,这就是生命最好的延续。
晚饭后,大家坐在客厅喝茶聊天。思思靠在金小海身边,好奇地摸着他警服上的肩章:“舅舅,当警察是不是特别厉害?可以抓坏人?”
金小海宠溺地摸摸她的头:“嗯,保护像思思这样的小朋友,还有像太爷爷太奶奶这样的好人,就是警察的责任。” 他语气轻松,眼神却下意识地瞥了一眼放在茶几上的手机。屏幕刚刚无声地亮了一下,是一条新信息提示。
金小海拿起手机,手指划开屏幕。只看了一眼,他脸上原本轻松温暖的笑容瞬间凝固!眼神陡然变得锐利如刀,一股冰冷的寒气不受控制地从他身上散发出来。他握着手机的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