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刀光里的月光糖霜 (第1/3页)
归途上,兔子灯的光芒在青石板上投下灵动的影子。唐秋芸蹦跳着哼起小调,唐秋雪的琴弦声混着更声,在夜色中织就温柔的网。云逸望着漫天星斗,忽然觉得掌心的银铃不再是装饰,而是系着人间烟火的线——纵是刀光剑影里穿行,只要握着这线,便不会迷失在江湖的梦里。
映月街的灯火渐次熄灭时,云逸忽然明白:江湖不是谜面,是谜底。是有人与你共赏灯火,有人为你系紧银铃,有人在刀光里为你留一盏暖茶。而他,何其有幸,在这大梦里,遇见了这样的人。
归途的青石板路上,灯笼的光晕如融化的蜂蜜,将众人的影子拉成摇曳的诗行。唐秋雪走在最前方,素白裙裾扫过苔痕,指尖拨弄着腰间的九鸾琴,《阳关三叠》的片段与更声交织,在夜色中织就一张温柔的网。琴弦震颤间,偶有音符坠入河心,惊碎满河星斗。唐秋芸蹦跳着追逐自己的影子,兔子灯的长耳朵在夜风中轻轻摇晃,灯穗上的银铃与她发间的步摇相映成趣,如一串流动的音符。
云逸握着银铃,听着它与破云刀鞘碰撞出的细碎声响,忽然想起师父在恒峪山巅说过的"入世修行"。那时他正对着雪练刀法,刀光劈开漫天飞雪,老人拄着拐杖笑道:"真正的修行不在山顶,在市井烟火里。"此刻看着前方笑闹的师姐们,看着货郎挑担经过时荡起的油香,他忽然明白:原来仗剑天涯从不是孤独的跋涉,而是带着人间灯火前行。
映月街的灯火次第熄灭,如星辰坠入银河。云逸立在朱雀大街的牌坊下,望着摩肩接踵的人群,忽然有了隔世之感。贵公子们的玉佩声、说书人的惊堂木、糖画老汉的吆喝声,交织成一片热闹的海,却在触到他衣角时悄然退散。他看见自己的倒影映在茶楼上的琉璃盏中,与记忆中那个在雪地里练刀的少年渐渐重叠——那时他只有破云刀作伴,刀光所至,唯有狼嚎与风声。
"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他望着天边残月,任由诗句从唇间滑落。话音未落,肩头一沉,唐秋雪已将一袭青狐裘披在他身上。少女的指尖掠过他小臂上的爪痕,那是三日前与血狼帮杀手搏斗时留下的,此刻在月光下泛着淡粉色的新肉。"这两句诗..."她顿了顿,从袖中取出金疮药膏轻轻涂抹,"像极了父亲当年挂在嘴边的词。"
唐秋芸举着兔子灯蹦过来,灯影在她脸上晃出暖黄的光斑:"小师弟又在念酸诗啦!你看这兔子灯的眼睛,比月娘的红宝石还亮呢!"她忽然从怀里掏出用油纸包着的桂花糕,外皮上还沾着细碎的糖霜,"快吃!厨房刘婶说,吃了这个,梦里能见到家人。"
云逸咬下一口,糖霜簌簌落在狐裘上,甜香里混着若有若无的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