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4章 if线 - 愿君千万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34章 if线 - 愿君千万岁 (第1/3页)

    两个月后。

    春江水暖,桃花正浓。

    陆婉考进了官学,成了官学中年龄最小的一批女学生。

    官学免了她的束脩,每个月还会给她一定钱粮,保障日常所需。

    在京中漂如浮萍的母女俩终于能松一口气。

    贺妍写信回老家,告诉陆家婉儿考中官学,她们母女会继续待在长安。

    陆家那边收到信后,个个都震惊不已,刚开始还不相信。

    可是问了一下从京城赶考回来的老乡,听说此事是真的。

    陆家顿时在当地多了几分面子,连着陆家其他几个孙女也添了好名声。

    陆家这回比之前大方了,公中出了钱,托人带到京城交到母女俩手上,嘱咐她们安心待在京城,让陆婉在官学中出人头地。

    只是,他们只知官学难考,却不知想在官学出人头地有多难。

    陆婉进了官学。

    她穿着母亲找裁缝给她制的新衣,新奇地走进学堂里。

    和她同在一个学堂的学生都是十到十二岁的年龄。

    这样小的年纪能考入官学的,大多家中非富即贵,才有机会请得好先生教导。

    陆婉左侧坐着明国公的曾孙女赵茉。

    陆婉眼角的眸光流转过赵茉的身影。

    很快,却看得很清楚。

    赵茉身上穿着她没见过的衣料,那般光亮柔软,配上粉白的刺绣,仿若浮着一层霞光。

    赵茉头上戴着的珠花也好看,镶了半圈圆润的珍珠,外边以金丝固定。

    桌上摆着的文房四宝,一看不是学堂里提供的,而是自己从家里带来的上品。

    陆婉没见过那样好的衣料和珠花,上等的文房四宝倒是在笔砚铺子中见过。

    她知道赵茉方才拿出的墨锭叫“金枝玉叶”,是宋家制的墨,价格昂贵,一般人根本用不起。

    陆婉抿唇,捏着自己的衣袖,不再去看赵茉。

    官学中教学的博士才识渊博,被选进来的学子们也个个聪慧。

    博士在课上提出的问题,不止陆婉能答出来,其他人也可以,课后布置的文章,不仅陆婉作得好,其他学子写得也不差。

    陆婉这种境地之下,压力虽大,但也让她进步得更快。

    书本昂贵,她以前接触的书少,看得不如同窗们多。

    好在官学中有大量的藏书,陆婉常去那看书,有时甚至在休沐的日子都坐在藏书阁内。

    看到不懂的地方,就用本抄下来,然后向博士请教。

    交上去的文章,博士若没有说好,她便请教自己文章中不足之处,当晚回去便重写一篇。

    她好似生来骨子里极有一种向上争的心气儿,抓住任何机会往上走,想要成为同龄人中最出色的那个。

    功夫不负有心人,尤其不负有天资的有心人。

    陆婉在学堂的第三次测评中总算得头筹。

    日复一日。

    窗外的日光越来越强烈,树上的蝉开始鸣叫。

    待到热浪漫天,蝉声一阵高过一阵的时候,官学放假了。

    为期一个月的长假。

    此时,学堂里的学子们相处一段时日后,也彼此熟悉了。

    放假前两日,赵茉跟同窗们说:

    “我们府上过两日要办品茗会,你们来玩么?”

    长安官宦人家出身的学子们听了很平静,知道明国公府又又又要办宴了。

    “我要同我祖母去避暑,未必能去。”

    “我回去问问母亲,母亲若去的话,应当会带上我一起。”

    “我记得去年夏天在你们府里吃到的杨梅汤好喝,今年还做么?”

    “那个……”

    学子们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而少数无身家背景的学子则只是默默收拾桌上的东西,不说话。

    陆婉也是如此。

    陆婉正将桌上的书合上放进书箱,扭头却看见赵茉的脸放大在眼前。

    “陆婉,你也来吧,我跟我曾祖母说过你,你聪明会念书,我曾祖母也想见见你呢。”赵茉期待地看着陆婉。

    陆婉下意识摇头:“我家中有事,去不……”

    赵茉拉住陆婉的手:“我还没说哪天呢,你怎么就说有事?只是一天而已,不耽误什么的。”

    “而且我们府里新来的厨娘做糕点是一绝,都是同窗,你一起来玩吧……”

    赵茉拉着陆婉时,手腕上露出簇新的金手钏,反射出灼灼光芒。

    陆婉垂下眼,口中轻轻应下一声:

    “好。”

    放假后几日,到了明国公府品茗会的那日。

    贺妍送陆婉到了国公府门口。

    贺妍给女儿整理了一下衣衫,笑着叮嘱她:

    “婉儿别怕,去里面喝几杯茶,和同窗们走一走便是了。”

    陆婉浅浅地对母亲回应了一个笑,掩盖住自己的紧张:

    “娘,我知道了。”

    陆婉进了国公府。

    这是她第一次踏入勋贵之家。

    恭谨有序的仆婢,开阔的院落,花园里的水榭楼台……一切都让她大开眼界。

    引路的婢子带她去见赵茉。

    赵茉正和几个同龄的小姑娘坐在垂了纱帐的凉亭里一起吃点心。

    “陆婉,你来了,快进来。”赵茉招呼着陆婉进亭子里坐。

    陆婉看见赵茉穿的似乎又是新衣裳。

    这些贵女,似乎有穿不完的新衣。

    陆婉进去坐下了。

    婢子奉上来一杯茶。

    赵茉给其他几个小姑娘介绍:“这是我在官学的同窗陆婉,功课很厉害,上回考第一的就是她。”

    大家就也跟着陈赞几句。

    其中有个姑娘问:“长安哪个陆家呀?是京兆尹家的么?”

    陆婉正要端起茶杯,听到这句话是不知怎么的,手上动作僵了一下。

    她抬眼看向发问的人:“我家在山南道,不在京中,也无家人在京中做官,只因我考入官学,我母亲同我才来京城。”

    亭内,年纪最小的一个孩子,口无遮拦地问旁边的姐姐:

    “阿姐,没有官身的人家也可以来么?”

    问的声音不大,却足以让亭内所有人听见。

    陆婉的脸顿时烧红了,面皮上如有针刺。

    赵茉看出陆婉的窘迫,连忙道:“我曾祖母说过,只要是我们府请来的都是客人,今日是来吃茶的,不提什么官身了。”

    赵茉想把这个话题带过去。

    可陆婉听了,脸更红了,上牙扣在唇上,咬得嘴唇毫无血色。

    她不该来的。

    这不是她应当来的地方,她早该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场面。

    只怪她自己之前忍不住应下了。

    她忍不住想去看看那些王宫贵胄的府邸是如何气派,忍不住想看看他们那样穷极奢靡的人家是怎样一番景象。

    她日日刻苦念书,但也有爱美爱浮华的一面。

    她也渴望那些漂亮精致的衣裙首饰,上等的笔墨纸砚。

    她也想住进宽敞的宅院,而不是挤在一间潮湿狭小的旧屋。

    她对自己说,自己只是来看一看,以后她会靠自己挣得一切。

    可是亲眼看见差距,听到她人言辞间的轻蔑时,她还是红了眼睛。

    她站在悬崖下奋力仰头,迎接她的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