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势均力敌 (第2/3页)
。
万事俱备,只等资金上台阶。
……
一周后。
11月7号,周一。
重庆交院门口布满的三角梅春夏秋皆会开花,唯独不过冬。
陈学兵离开交院时,深红和淡紫还灿烂着,现在却已变成了光杆司令。
奥迪A6在校门口停着,迟迟没进去。
焦贵等着老板打完这个电话。
陈学兵坐在后排,持着电话贴在耳边,另一只手扶着额头,表情有些焦灼。
“五十亿变二十亿,二十亿变十亿,江主任,我已经说过了,我辛辛苦苦帮你们拟这个方案,不是为了给渝中搞钱的,十个亿,你们想投资半导体产业,做出产业园区,简直是妄想。”
“别说其他的,上海的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两千年回国建晶圆厂,他带了多少钱,你知道吗?”
“十四亿!”
“美金!”
“金凤凰,是要镶金的!一个具备国际前沿研发能力和规模生产能力的工业半导体厂,没有一百多亿是拿不下来的,十个亿,连个零头都不到,你想去撬动谁?”
“没有这样规模的企业带动,怎么可能有集群效应?”
那边很有耐心,等着陈学兵说完,才不急不缓道:“陈总,股权分置改革最近的指导文件,你看了吗。”
“看过,文件内容太长,什么内容,你直接说就行。”
那边逐字逐句念起来:
“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凡在境内IPO的含国有股公司,除GW院另有规定的,均须按首次公开发行时实际发行股份数量的10%,将部分国有股转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
“陈总,市政府投资扶持的企业进行IPO上市,就要向社保基金转入一笔相当大的股份,在股权投资方面,地方是不划算的,所以你说的投资盈利,很难实现,除非我们投资的是已经上市的公司。”
陈学兵咂咂嘴。
国有股减持,他听说过,但之前还真没想起来。
央地博弈,大家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真是一点亏都不吃啊。
不过,对方最后的话,也有打听标的的意思。
京东方已经在深交所上市,还拆分成了京东方A和京东方B。
他如果说这家企业是上市公司,范围就缩小了不少。
其实也不是不能说,但现在流程还很长,说早了没意义。
“国有股减持,可以申请豁免嘛,要不搞个投资基金,又不让获利,还有什么意义?指导文件考虑不全而已,打个报告上去,应该会同意的。”
陈学兵滑不溜手,江秘书也没有纠缠,按着自己原有的节奏道:
“为了产业链发展,我们可以以小博大,中央拨付五亿成立基金,我们再添五亿,按照你提出的杠杆返投,我觉得1比2的返投要求不高吧?通过私募基金向社会融资20个亿,这就30亿了,剩下的,我们可以帮企业进行一比一的银行融资担保嘛,不就60亿了?企业总得出一半吧?120亿应该够了。”
陈学兵内心啧了一声。
这个江秘书,真是个难缠的对手。
懂政策,懂法律,就连金融方面也学了不少,这几天也和他越聊越深,越来越专业,搞得他都不得不到处查阅关于重庆的经济资料,如今索性跑回学校来深造。
“江主任。”陈学兵叹了口气:“把一切都卡得这么死,是会没朋友的,按照你的说法,120亿的投入,政府就出10亿,基金要配资20亿,30亿贷款和60亿企业投资在场外,跟GP公司没关系,为了你们这10亿,得下多少功夫?我想请问,如果是我来做,你们给多少管理费,多少利润提成?”
对面一阵沉默。
陈学兵皱了皱眉,继续追问:“或者说,你就只是把民间机构当作一个纯通道,一分钱都不打算给?”
“我不是这个意思,该给的会给。”江秘书立马道:“方案里另外还要投资五亿成立创投引导基金,用于投资产业相关的中小企业,这笔钱,也是由GP管理。”
陈学兵没从这话里听出半点诚意,这五个亿,还要帮政府去投资一批小企业,事又多又杂。
“你也是副处级干部吧?以后也会从政一方,总以这样的精算思维去考虑问题是不行的,要有人帮你办事,总得帮下面的人向上争取利益,何况是合理利益?
“这样吧,你问问洪区长,能不能按照30亿的政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