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章 技术对账(纯过渡章节,可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六十章 技术对账(纯过渡章节,可跳) (第2/3页)

   “展讯芯片的硬加速HARQ引擎将重传处理时延从5ms缩短至2ms,配合重邮协议栈的自适应调度算法,HSDPA实际吞吐量提升至理论峰值的85%。

    还有展讯的时域均衡器(TEQ)与重邮的Midamble信道估计联合工作,在密集城区场景下可以将多径时延扩展容限从4μs提升至8μs16。”

    张博士的话,基于对双方协议栈技术的了解,尤其是硬加速引擎2ms级的时延,I/Q校准技术,都是他们奠定自主化基础的部分。

    华为的人也略微侧目。

    话锋一转。

    “另外,重邮协议栈HSDPA因为要规避大唐固定导频专利,采用了动态导频与非标准格雷编码,导致16QAM解调需额外3dB信噪比,通过展讯射频芯片的I/Q失衡校准把EVM控制在了8%…但是,限于专利规避的星座图旋转,实际峰值速率比理论值低了约30%。”

    还是协议栈。

    重邮的协议栈经过调整,虽然用非标准编码避开了专利,但也导致解调需要更高的信噪比。

    这个问题连张浩都深感头痛。

    余承东这才看向旁边的人:“顺茂,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吧?”

    “可以,我们的基站支持动态导频密度调整,根据信道条件增减导频符号,应该可以在绕过星座图旋转技术的同时减少频谱效率损失,用自适应导频插值算法,可以把16QAM解调所需的额外3dB信噪比压缩至1.5dB。”

    基站系统架构师张顺茂说着,又笑道:“其实我们也在基站射频单元中应用了实时I/Q失衡补偿算法,我们的NodeB基于信道相干时间预测动态增减导频密度从1/4降至1/8,结合SVD插值算法减少信噪比损失,EVM能控制在3%以下,这样能支持64QAM调制,终端侧吞吐量可提升15%。”

    EVM(实际信号和理想信号的误差幅度)8%,3%,高下立现。

    周光平咝了一声:“EVM 3%的话,64QAM的峰值速率应该能从2.8mbps提到3.2mbps了吧?”

    余承东笑着点了点头,看向陈学兵:“陈总,看来还是我们专业一些。”

    陈学兵眼观鼻,鼻观心,有求于人的时候他沉默不语。

    他知道任证非为什么把这人从欧洲调过来配合他们。

    余承东,按照前世的路径,是要调去终端业务部当总裁的,派来应该是为了提前跟自己搞好关系。

    可这货的嘴啊,就是闲不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