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技术对账(纯过渡章节,可跳) (第3/3页)
你就屌吧,有老子刁难你的时候。
余承东看这位任总口中“有能量的金主”不说话了,自己也识趣地干笑一声,主动开始提起最有价值的部分:
“徐总,切换专利的问题,你们怎么说?”
华为管理学的是IBM,就是总裁多,那位不知是无线产品线哪个部门的年轻徐总道:“我们的分布式基站切换算法已经通过了葡萄牙运营商的测试,不过任总交代了,我们的印度研究所通过VPN通道传输英文技术文档,你们也要把服务器设在海外,避免大唐抓到证据。”
“那就把服务器放在新加坡!大唐想查,让他们先去和新加坡法院打交道!”
陈学兵冷声说完,才背着手往外面走去。
…
技术对账,持续了一整个晚上。
直到陈学兵在旁边的办公室小憩了.五六个小时。
都到了深夜,他醒来发现外面声音挺大,似乎越聊越精神的样子。
“两载波?TD的时隙结构比WCDMA复杂太多了,多载波同步是个大问题!我们是有调度算法,你们用不了!”
“你们不是有联合时隙对齐技术吗,基站在下行同步时隙里嵌入载波间时差补偿信息,终端用这个做精确同步。”
“展讯的下一代芯片也可以集成多载波数字前端,支持动态载波切换!”
“其实,TD-SCDMA最大的优势是智能天线,大唐的专利主要集中在固定波束赋形上,但如果我们做自适应波束跟踪…”
“华为既然已经在做8天线MIMO预研,如果能结合动态波束赋形,理论上可以把频谱效率提升3倍。”
“终端侧的天线数量受限,8天线MIMO在手机上不现实。”
“也不一定非要8天线啊,我们可以做虚拟MIMO!基站侧用多天线,终端侧用2天线,通过空时编码提升增益。”
“重邮的协议栈可以优化上行探测参考信号,让基站更精准地估计信道状态。”
“等等,如果我们把多载波、MIMO、动态波束赋形全拼起来…算不算是3GPP那套LTE的4G标准?”武平的声音传来。
里面安静了两秒。
“没错…按照2004年3GPP提出的研究路线,是这样的,如果现在就开始积累这些技术,到时候肯定能掌握一些主动权,但是技术路线目前还没有明确,我们去搞这个预研,搞不好损失会很大。”
陈学兵一听4G,来了精神,三步并两步进了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