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那我走? (第2/3页)
经理和店长职务要从社招、管培生、地推团队三个方向选拔,销售工作不要唯学历论,以后还要开展城市竞赛,设销冠团队奖金,连续末位的团队,先从城市经理开始,逐步向下淘汰。”
苟宏义听到夸奖,竟也没有得意之色,而是皱着眉头提出了问题:“这个竞争还是要按照城市的消费系数来吧,要不不太公平。”
陈学兵欣慰点头:“可以,那这个机制你来定吧,让卢总过目。”
这帮老兄弟的岗位,在他心中已经考虑再三,调整是一定的,但根据这一年的观察,各自的能力有所不同,调整方式也不同。
苟宏义、梁晖、黄劲成长是比较快的,可以降级使用。
张航的财务位置不用动。
霍小文在华强北混得挺好,算是找到了适合他生存的土壤,以后可以钉在这里。
喻义纯粹是个混子,屁股坐不住,又爱玩,陈学兵打算给他一笔钱让他自己开个夜店去。
而原本寄予厚望、敢打敢拼的卢一文是他感情最深的兄弟,一直以来没有任何怨言,却在公司管理上学习能力较差,陈学兵已经意识可能把他放错地方了,当初就应该让他去建筑公司。
但现在这么调整也不合适了,陈学兵思来想去,让他从公司撤出来,做了别的安排。
陈学兵想到这里,也就当着大家说了出来:
“宣布一项人事调整,集团卢总,卢一文,明年准备到美国金门大学留学,因为要进行半年的学前语言培训,已经调离现任职务。”
金门大学,私立大学,中国大专学历即可申请,无入学考试,无需英语成绩,无专业背景限制,而且针对中国留学生还有中文授课。
留学,自然是个好听的说法。
把他丢到美国去留学,他家里是完全同意的,只是对他而言很残忍。
不过这所大学在旧金山市中心,离硅谷很近。
“卢总虽然不担任任何职务了,但等我们的美国研究中心成立,可以自由进出学习。”
研究中心的地址他和卢韦冰商量过了,就定在硅谷。
这一决定,众人哗然。
敏锐的人已经意识到:卢一文的离开,代表公司一个时代的彻底过去,管理机制和岗位可能要出现全面的变化。
参会的苟宏义和黄劲则关注着另一个问题。
“老大,卢一文要走,你怎么不提前说一声啊!我好歹回重庆送送他啊!”
“是啊.哎!现在在深圳,太不方便了!”
卢韦冰竟也很讲人情世故地道:“卢总从奇点公司成立第一天就在,公司发展之初每天东奔西解决集团公司和奇点之间的财务问题,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是应该给他开个欢送会的.不过去重庆确实不方便,能不能邀请他走之前来深圳?”
“还早呢,送什么送。”
陈学兵不以为意地摆摆手,但心里也在思考一个问题。
现在的公司组织架构,确实离得太远了。
重庆,深圳,一千几百公里之遥。
他最近想着快至年关,公司今年收成又好,应该办个年会。
三个公司的业务导向是要逐渐相互联系,互相弥补不足的。
但现在各自的业务还分得很开,年会是唯一能提升集团向心力的活动,应该好好利用。
按照他原本的想法,2007年,总部也应该搬离重庆了,不过重庆现在要办的事情还很多,股安建设有些事情也还要求助于市里。
黄领导肯定是不同意他搬的。
人家在渝富公司那里给自己大开后门,完全就是对待国资自有平台的态度,说不定还有一腔规划准备交付于他呢。
不好办。
想到这些,有些心烦意乱。
“还有其他事吗?没有就散会。”
“有。”卢韦冰立马道:“按照我们的东海沿线销售战略,上海在整条线的中间,也在腹地,我们奇点.是不是应该在上海设立一个分公司?”
陈学兵听得扬眉。
对。
即使要搬,搬深圳,还是搬上海,又是一个问题。
深圳适合高新企业的生产,奇点的华强北策略也不适合搬家,而上海是金融中心,适合长征资本的发展,地方关系也要熟络一些,落地政策肯定比较好。
是统一,还是继续分散。
陈学兵摇摇头,站起身。
“另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