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一章 刚富了,又穷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四十一章 刚富了,又穷了 (第3/3页)

盾了。

    虽然江北现在还是个大农村,没有显示出它的商业价值,但也足够衬托上海滩的寸土寸金。

    陈学兵咬了咬牙,还是说道:

    “我要盖就盖地标,至少要两百五..六十米,不过现在手里的钱有限,顶多只有10个亿拿地,要做超高容积率和超高层建筑,恐怕也还得谈。”

    他说到两百五,感觉有点不好听,又加了十米。

    武捷思眼睛都瞪大了:“这么高??你总部才多少人,能用得完?你即使要建地标.建个两百米就很高了吧?”

    “用不了可以先出租嘛。”

    陈学兵咧了咧嘴,很熟稔地说道:

    “从手续的角度来讲,建筑超过100米就是个坎,防火标准和结构审查都要提高。

    “实际从结构角度来说,60米以上的建筑就必须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200米又是一个坎,核心筒占比要超过28%,200-280米,是核心筒效率的最优区间,所以280米是超高层建筑的黄金高度,成本效益比最高。

    “再往上走,核心筒就需增厚至100-120cm以抵抗风荷载和地震力,钢材用量陡增30%以上,同时抗震等级升至特一级,还要增加巨型柱和阻尼系统,还有百米的超深地基,成本是非线性的提升。”

    “从成本上来讲,280米以内的建筑可以控制在每平米8000块以下,从工期上讲,一年半到两年可以完工。”

    “超过300米的建筑工序就完全不同了,还要做很多抗压实验,成本每平米要高好几千,完工时间至少要两年半以上。”

    “400米又是另一道坎,成本巨幅增加,建设成本要超两万五,维护成本高60%,能耗高25%以上,工期少说要四年。”

    武捷思听完,十分惊讶:“陈总还对这方面有这么深的了解?”

    陈学兵笑了笑:“这是我的老本行。”

    其实他干土建,造的都是小碉堡,不至于了解这些,不过老头子生前对高楼很感兴趣,认为那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实际上前世2021年前后国家就限制150米,禁止500米以上建筑,认为安全问题过大,运维成本过高,也容易烂尾,造成资源的巨额浪费。

    重生以后,他还挺想造一个这样的超级地标,超过台湾101大厦(508米),与上海中心大厦(632米)比肩。

    但以现在的情况,要干个260米,60层,少说也是15万平的建面,12亿以内建安成本。

    装修就没上限了,500一平能做,5000一平也能做。

    他是不想修个土碉堡的,要满足他的想法,不得两千以上的豪华型?

    再加上办公用品.又是几个亿。

    加上拿地成本,三四十个亿,足够让他刚要富裕的钱包重返赤贫了。

    还想什么五百米,干一半都够呛了。

    武捷思听到260米就已经觉得这位陈总心够大的了,更不知他心中的豪横装修规划,赶紧回归了主题,道:

    “你要考虑最根本的用途问题,如果有十个亿,不如先买一栋楼,既能立即投入使用,又可以增信。”

    陈学兵摸了摸下巴:“也行。”

    他虽答应,但已起心动念,怎会如此妥协。

    他想的是以时间换空间,买栋小的,造个大的。

    “那么有个总部,我就说第二了,总部职能变更。”

    “目前你的总部基本是你的私人管家,企业发展到你这一步,早就该变了。”

    “财务部门应该拆分职能,要设立计划部和资本运营部,还得有业务子中心,地产、科技、金融要宏观研究板块战略与子公司协同,避免业务孤岛。”

    “建立市场外联中心,可以统一品牌输出。”

    “把行政和后勤整合为行政事务中心。”

    “咝”陈学兵打断:“我一向是比较放权子公司的,也崇尚扁平化管理,总部这么加机构,不利于子公司独立性,也不利于我的直接决策。”

    这个公司是靠他的决策成长到现在的,直接对接子公司领导甚至是部门负责人,也是他的工作习惯。

    武捷思听到这话,脸上却逐渐扬起若有意味的笑容。

    “你是把自己当皇帝了吧?”

    “还是个明皇帝。”

    “你要不要听我跟你讲讲明皇帝的故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