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陈总到处都是钱 (第2/3页)
经是教科书式的案例,搞得很多地方都跃跃欲试。
可以说,陈学兵借助这件事,到哪里找政府合作,都是受欢迎的。
这些事,在座的几乎都知道。
陈学兵到了上海,其实有不少人关心过他的来头,大家对他客气不是没原因的。
他的家世其实不难打听,甚至有些媒体做人物介绍都有提到,是个英模之后,有人聊到“陈学兵这么年轻,家里是干什么的”这种话题总会提到他的背景,消息到了圈内,传播很快。
他的身份背景和成功既然不来源于家里,有些人就自然会往他的发家史上打听。
这么一看的话,可就复杂了。
重庆现在起码半数的富豪,都是他的客户。受追捧的程度,仅从“三天融出20个亿,200个客户”就能看出来。
这么多人形成的利益群体,是非常可怕的,就这份资历,说他在重庆能呼风唤雨也不为过。
再一细打听,重庆政府和他还有很多合作。
山城那地方,不说遍地刀枪炮,可人是绝对不好惹的,你敢动人家财神爷,人家要你的命。
又是直辖市,有独一档的地位。
基于这一层因素,加之安徽对他应有的感激,光这些明面上的事情,很多人都对他有所敬畏。
又是个做正经生意的,至今没有任何黑材料曝出来,报道形象都比较正面,还跟政府做生意,那就是个既有实力,又有原则的合作者。
陈学兵其实也知道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个什么形象,只是他真的没在政府合作中得过什么没来由的超正常待遇。
重庆,四川,合肥,都是他在帮忙,得到的待遇是他应得的。
来了上海,严市长有所礼遇,那是因为他控股了展讯,自己也搬家上海了。
其他地方,他也没什么业务。
唯一一个略有所图的深圳深圳会因为京东方的事觉得他不错?
不过他知道,这些关系确实替他震住了不少宵小之徒,就他的收益来说,至今肯定有不少人踩过他的盘子,只是对他越了解下去,就越不敢动他。
除了那些地方关系,他还有信产部的支持,社保和中央汇金的押注,他不当个悍匪到处威胁别人就不错了,一般的二代和白手套心再痒,敢来威胁他帮着挣钱?
真敢来,他只会轻笑着说一句:叫你爹来说话。
一些试探着来示好的,也被阚治冬帮他挡掉了,老阚这人还是有政治觉悟的,有些钱即使表示可以主动降低收益分成,他也绝对不会沾。
除非自己主动开口,否则长征基金别人还真进不来。
至于那些背景通天的.只要他保持伟光正,光芒不断撒到身上,他的投资收益就大概率能保持安宁。
接下来的布局只要他自己不乱搞,他的金身只会越来越强。
话回当前,许荣茂皱着眉头算时间。
“陈总,你要引进日本团队,需要不少时间吧?那多久能跟政府谈?我们要投钱,也得了解你的项目周期吧?”
“不会太久。”陈学兵笑道:“我在日本有个路子比较广的朋友,正好近期有点合作,等合作事项结束我跟他谈,引进个工程团队问题不大,最多七月份就能办完。”
时间他算好了,大概在秋季进入项目对赌,以严市长比较认可的“两年周期平均地价买入”,正好能把拿地均价控制在金融风暴的影响期间。
“上海地价最近涨得厉害,事不宜迟啊。”郭广倡忽然说了一句。
“郭总,《物权法》的事情听说了吧?国家要给地下停车场的车位确权,南京西路和淮海路现在的车位配比接近0.3个每百平米,国际标准是1.2个,可以说车位缺得厉害,巨鹿路正好在中间,咱们这个方案把石库门区地下挖空四层,这么多车位,业主是肯定消化不完的,不管拿去出售,还是建对外停车场,都是绝对的高利润项目,咱们是不是应该等等政策落地?”
陈学兵悠悠说着,众人眼睛又是一亮。
“那边车位能卖多少?”
“嘿,能卖的话,那可就值钱了,少说三四十万一个。”
“不止,淮海路写字楼这么集中,车位总数少得不得了,一个车位卖五六十万,对外出售,有的是人要。”
“咝——”
大家七嘴八舌,发现这又是一门好生意。
石库门地区七万平米,挖出一层做车库,那得多少个车位?
宽敞点也能做两千多个吧?
那是近十亿的利润啊!
地铁式挖通的高成本不就回来了?还能赚不少!
而且那一片的地可是都开发完了,以前车位不能卖,私家车也少,大家没心思做,现在行情有了,但那一片本来就是软土层,楼面地基是动不得的,换言之,项目卖出去开发商也没资格动了,想再做一个这么大的车库千难万难。
也只有石库门才有这个机会。
并且不是这么好挖的,这套技术方案是边挖边补,什么光纤沉降探测,微型盾构机分段掘进,全封闭钢支撑体系,大家一看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