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6章 五十年后再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36章 五十年后再临 (第1/3页)

    “特殊区域清单”的初稿,经过多个部门的紧张协调和严格审定,终于摆在了老范的办公桌上。

    文件袋是厚重的牛皮纸,封口处贴着醒目的保密等级标识。

    老范戴上老花镜,解开系绳,将厚厚一沓文件抽出来,逐页翻阅。

    越看,他的眉头皱得越紧。

    清单详尽得超乎他最初的预想,不仅仅标注了各大军港、机场、导弹阵地、雷达站等明显的军事设施,还将许多看似普通,实则承担着重要科研或生产任务的厂区、研究所,乃至一些地处偏僻、以代号命名的单位也一一列入。

    许多单位的名称本身就属于机密范畴。

    “这这东西怎么能直接给出去?”老范放下文件,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喃喃自语。

    清单的详尽程度,本身就反映了问题的严重性。

    他意识到,在过去一段相对平和的时期,某些方面的保密意识或许有所松懈,对于这种新兴的、以商业面目出现的地理信息采集行为,潜在的泄密风险被低估了。

    这份清单,不能就这样原封不动地交给何雨柱,哪怕他信任何雨柱本人,更何况商业公司人员庞杂,流程繁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纰漏,后果都不堪设想。

    但同时,电子地图的发展又不能因噎废食。

    老范沉思良久,拿起红色保密电话,接通了上级领导的线路。

    “领导,清单我看过了内容很详细,但也正因为太详细,直接提供给企业方存在较大风险.是,我明白.我认为,这给我们提了个醒,我们在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存在一些需要立刻弥补的薄弱环节”

    几天后,一场由老范所在部门牵头,联合公安、武警、相关驻地部队以及地方保密部门参加的专项协调会议在内部召开。

    会议的主题并非仅仅是讨论如何对待黄河通讯的地图采集,而是更宏观地审视和部署针对重要敏感目标的地理信息防护工作。

    会议上,老范展示了部分经过脱敏处理的案例,说明了精确地理信息被非法获取可能带来的危害。

    与会人员达成了共识,决定立即开展一轮针对性的保密宣传教育和隐患排查。

    很快,全国范围内一些位于城市边缘或相对开放区域的科研单位、后勤基地外围,悄然增设了“禁止拍摄”、“禁止测绘”的警示标识。

    驻地武警和单位内保部门加强了对外围区域的巡逻频次和对可疑人员的盘查力度。

    公安部门则开始对辖区内可能接触到敏感地理信息的行业,如测绘、物流、出租车等,进行一轮摸底和宣传教育。

    至于给黄河通讯的“清单”,经过再次研究和请示,最终形成了一个高度简化和概括的版本。

    这份版本只列出了几大类明确的禁区,如“各类军事管理区”、“国家机关核心区域”、“列入国家保密范围的科研生产和试验基地”等,并附上了简单的识别方法和遇到疑问时的联系渠道,具体名称和坐标一概隐去。

    老范亲自将这份简化版清单送到了何雨柱手上。

    “柱子,这是最终确定下来的指引。”老范将文件递过去,语气严肃,“具体地点不能列,这是规矩,希望你理解。你们的人在外作业,必须严格遵守这几条红线。遇到模糊地带,宁可不采,也不要冒险。我们会安排区域内的对口单位进行必要的监督和巡查,希望你们配合。”

    何雨柱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遍。

    他何等精明,立刻明白这薄薄几页纸背后所代表的含义。

    他点点头,将文件放在桌上:“规矩我懂。你放心,黄河的人,只会在这几条线外面活动。遇到拿不准的,我们会主动请示报备。需要我们怎么配合监督,你让人直接跟耀宗对接。”

    他顿了顿,看向老范,意味深长地补充了一句:“有些地方,别说去采集,人都不应该让靠近吧?”

    “这个我们考虑到了。”老范点了点头,他知道何雨柱这是在提醒自己,也知道对方完全明白了自己的暗示和底线,心里最后一点顾虑也放下了。

    “好,那就按这个执行。”何雨柱点头道。

    随着简化版清单的下发和内部培训的完成,黄河数字地图事业部的实地采集工作重新启动。

    这一次,队员们除了工作证,还多了一份由测绘局和相关部门联合颁发的、印有防伪标识的“电子地图数据采集许可”。

    他们按照重新规划的路线,小心翼翼地避开所有已知的敏感区域,行动更加规范。

    偶尔遇到巡逻的武警或内保人员上前询问,双方核对证件和许可后,大多都能顺利放行。

    接着,何雨柱给欧美那边下达了新的指令。

    “阿胜,是我。”

    “老板,您吩咐。”

    何雨柱道:“New-Vison那边做好准备,启动一个新项目,‘Super Vison’。目标是开发一套用于手持终端的嵌入式智能系统,或者说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持终端。”

    他根据前世记忆里最早期的智能手机功能做了详细要求,然后又针对NeoComm做了安排:“NeoComm下一代功能手机的开发要搭配这套系统。”

    陈胜在电话那头快速记录着,然后问道:“老板,这个‘智能系统’的边界在哪里?”

    他可没傻傻的问和现在做的手机操作系统有什么本质区别!

    “没有边界,事实上电脑上能实现的,这套系统在以后都会实现,当然功能上还是有差距的。”

    “明白了,那可不可以把VISON系统移植过去。”

    “这个就需要你们自己去验证了,前提是不能影响VISON系统后续的发展。”

    “我知道了。”

    “另外,泰山集团那边你也联系一下,液晶屏很关键,尤其是触摸控制屏。”

    “嘶像电影里那样么?”陈胜吸了口凉气。

    “是的。”

    “好,我下去就去联系他们。”

    第二天,北美,New-Vison公司总部。

    陈胜召集了New-Vison的CEO和核心技术总监、NeoComm的CEO和研发负责人,以及泰山集团旗下液晶技术公司的CEO和首席工程师,召开了一场跨公司的电话会议。

    陈胜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

    “诸位,老板有新的指示。New-Vison将启动一个代号‘Super Vison’的新项目。”陈胜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达到各地,“目标是开发一套全新的、用于手持终端的嵌入式智能操作系统,他的要求是.”

    说完何雨柱的要求,他停了下,让与会者消化这个信息。

    几分钟后他继续道:“它与我们现有的VISION系统以及为功能手机定制的简化系统有本质不同。老板的要求是:它需要更强大的多任务处理能力,更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并且,要能支持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安装和运行。本质上,它要成为一个开放的平台。”

    NeoComm的研发负责人,一位戴着黑框眼镜、名叫戴维·李的中年华裔,立刻皱起了眉头:“陈总,这意味着对硬件性能的要求会指数级上升。现有的移动处理器架构和内存容量,恐怕难以支撑这样一个‘平台’。”

    “硬件瓶颈需要突破,这是你们NeoComm下一代终端研发必须同步跟进的。”陈胜看向戴维·李,“老板明确要求,NeoComm的下一代产品,要围绕‘Super Vison’系统来设计。这不是备选,是核心。”

    戴维·李深吸了一口气,感到肩头压力骤增,但还是点了点头:“明白,我们会增加新的项目组,开始评估芯片选型和架构设计。”

    New-Vison的技术总监,一位名叫艾伦·佩奇的美国人,则更关注系统本身:“陈,将VISION系统移植到手持终端是一个思路,但功耗和资源占用是巨大挑战。我们可能需要完全重写内核和底层驱动,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老板有没有给出时间表?”

    “老板理解这其中的难度,没有设定不切实际的死线。”陈胜回答,“但他强调,不能因为‘Super Vison’项目而影响现有VISION系统在个人电脑领域的持续发展和迭代。资源需要协调,但不能拆东墙补西墙。”

    艾伦·佩奇表示同意:“我们需要成立一个独立的‘Super Vison’项目组,从现有团队中抽调一部分精干力量,再招募一些有嵌入式系统和低功耗设计经验的新人。”

    这时,泰山集团的液晶工程师,一位姓金的中年人,用带着口音的英语开口:“陈先生,我们这边接到了泰山总部的通知,会全力配合。关于您提到的触摸控制屏,我们目前在中小尺寸TFT液晶的研发上已有一定积累,但实现稳定、精准的触控功能,尤其是在抗干扰和耐用性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时间,也需要大量的联合测试。”

    “金工,触摸屏是老板特别强调的关键交互方式,再难也要攻克。”陈胜语气坚定,“New-Vison和NeoComm会提供必要的接口协议和技术支持。我们需要你们尽快拿出可用的样品,哪怕初期成本高昂、良率低也没关系,先解决有无问题。”

    视频会议持续了近三个小时,初步明确了分工:New-Vison主导“Super Vison”系统内核、应用框架和开发工具的研发;NeoComm负责匹配的硬件平台设计与整合;泰山集团攻坚触摸屏及相关的驱动和校准技术。

    会后,陈胜独自留在办公室,起草向何雨柱汇报的初步计划和资源需求清单。

    他知道,这又将是一场投入巨大、周期漫长的硬仗。

    老板描绘的那个将电脑功能融入掌中的未来,看似遥远,但何雨柱每一次这样的前瞻布局,最终都被证明是走在时代的前列。

    他拿起钢笔,在纸上郑重地写下了“Super Vison项目启动纲要”几个字。

    听过陈胜关于Super Vison项目的汇报后,陈胜正准备挂断电话,何雨柱忽然想起一事,又叫住了陈胜。

    “阿胜,还有一件事,你提醒一下New-Vison那边,顺便也让NeoComm那边也检查一下。”

    “老板,您说。”陈胜立刻应道。

    “我最近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