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放眼未来 (第3/3页)
投入大、周期长也要坚持。通讯网络是未来的神经系统,我们不能在关键器件上受制于人。”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语气加重:“价格战要应对,但不能陷入恶性循环。我们的优势在于技术积累和系统稳定性,尤其是在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领域。要守住这块阵地,同时,必须坚定不移地向下一代技术演进。3G是移动互联网的基石,现在投入是为未来占位。耀宗,这块你亲自盯,资源向研发倾斜,需要集团协调的,直接打报告。”
“明白,董事长。”何耀宗郑重应下。
解决了通讯公司的事务,何耀宗又组织了另一场会议,黄河互联网公司的。
黄河互联网公司的会议室里,气氛比通讯公司那边凝重的多,他们现在根本不盈利,而且还被后来者追上来了。
何耀宗坐在主位,互联网公司的几位负责人,包括CEO段明宇,则显得有些坐立不安。
“明宇,你把上季度的数据和最近的情况,向董事长汇报一下。”何耀宗开口道。
段明宇深吸一口气,打开投影仪:“董事长,何总。这是我们门户网站黄河网、即时通讯软件HICQ以及电子邮箱服务的用户增长和市场份额数据”
图表清晰地显示,虽然黄河网凭借集团资源和早期投入,在新闻资讯上还有一定影响力,但用户增长已显疲态。
而即时通讯和邮箱业务,正被一家名为“迅捷科技”的公司推出的同类产品快速追赶,对方凭借更贴近本土用户习惯的设计和凶猛的营销策略,市场份额节节攀升。
“我们的HICQ,功能迭代速度跟不上对手,用户反馈界面不够友好,文件传输稳定性也有问题。”段明宇语气艰难地补充道,“邮箱服务方面,对方的免费容量比我们大,附件支持也更好.”
何雨柱静静听着,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地轻点,看不出喜怒。
等段明宇汇报完,何雨柱才缓缓开口,目光扫过互联网公司的管理层:“我记得,集团每年拨给你们的研发经费不算少。Vison系统在全球有数亿用户,其底层网络协议、图形界面技术、企业邮件方面都很出色,作为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难道你们就没有借鉴到一点东西到我们自己的互联网产品上的?非要等到别人用着我们集团的合作伙伴开发的操作系统,做出了更受欢迎的应用,打上门来了,才意识到问题?”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敲在众人心上,所有人都低下了头。
段明宇额头冒汗,试图解释:“董事长,Vison系统主要是面向个人电脑的桌面环境,和互联网应用的开发环境确实有差异而且,我们之前更侧重于内容运营和市场推广,在底层技术攻坚和产品敏捷开发上,投入可能.”
“可能什么?”
没有人敢吭气,何耀宗一看冷场了,连忙道:“董事长”
“行了,你不用替他们遮掩什么。”
何耀宗也不敢吭气了。
何雨柱接着道:“你们以为背靠大树好乘凉,拿着集团的钱,做点表面文章就能守住市场?”
他拿起激光笔按亮后,指着那几条被对手反超的曲线:“市场很公平,用户很现实。不会因为你是黄河旗下的公司,就对你格外宽容。现在的情况,不是竞争对手太强,是你们自己做得不够好,甚至可以说是——失职!”
最后两个字,让会议室里所有人心里都是一颤。
“互联网是未来,但这个未来不会自动落到我们手里。”何雨柱环视众人,“鉴于互联网公司目前的发展状况与集团战略期望严重不符,我决定:”
“一、互联网公司CEO段明宇、研发总监、市场总监,免去职务,另行安排。”
“二、即日起,黄河互联网公司进行重组,由何耀宗暂代CEO职责,直接向我汇报。”
“三、重组期间,重新评估所有在研项目和产品线。集中资源打磨即时通讯和邮箱两款产品,技术瓶颈限期攻关,用户体验必须提升。门户网站业务要做到多元化,与通讯、邮箱业务更深度的整合,探索新模式。”
“四、立即重启与New-Vison的技术交流通道,必须将Vison系统在网络通信、图形界面方面的先进特性,快速转化到我们的互联网应用上。我要看到实质进展,不是空话。”
一系列决定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段明宇等人脸色灰白,却没有人敢于分辨。
何耀宗叹了口气,然后沉声道:“是,董事长。我会立即着手重组工作,确保业务平稳过渡,并尽快拿出新的发展规划。”
离开互联网公司,坐进车里,何耀宗揉了揉眉心,对何雨柱苦笑道:“爸,是我没做好。”
“你也知道你自己没做好,这种事情难道不应该是你解决好了跟我汇报么?”何雨柱没好气道。
“集团还没有开除高层的先例。”何耀宗道。
“笑话,我看你们是走得太顺了,以后再有这样的事,你就给我滚回香江到你哥手底下继续锻炼去。”何雨柱少见的发了火。
“我知道了,爸。”何耀宗沉声道。
“哼,知道有个屁用,你要是处理不好,别觉得我会手软,你做的还不如你媳妇!”
“爸你儿子没那么差劲吧!”何耀宗苦笑。
“你说呢?”何雨柱反问。
隔天,黄河集团总部,何雨柱的临时办公室。
何耀宗站在宽大的办公桌前,神色平静但眼神坚定。
“爸,我反复考虑过了,互联网公司CEO这个位置,我不适合兼任。”
“说说为什么?”
“通讯那边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海外市场也在拓展,我必须集中精力。互联网这边需要一位能全身心投入、懂得互联网产品逻辑和敏捷开发的掌舵人,我现在的知识结构和精力分配,做不到最优。”
何雨柱抬眼看着儿子,没有立刻表态,他看得出,耀宗这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非单纯的畏难或推卸责任。
几息后,何雨柱开了口。
“你想清楚了?这意味着你要放弃对一块未来可能极其重要业务板块的直接掌控。”
“想清楚了。”何耀宗点头,“这不是放弃,而是为了让它发展得更好。我会作挂名常务副总,协调资源。把握战略方向和具体执行及日常管理,需要更专业的人。而且这次重组,也需要一个全新的开始,我兼任的话,下面的人可能还是会有依赖心理,不利于彻底扭转风气。”
何雨柱点点头,露出一丝微笑:“算你小子有点自知自明,你能想到这一层,不错。”
“那人选呢,你打算怎么办?”
“我建议,面向全球招募,不局限于集团内部。”何耀宗显然是想清楚了,“候选人需要具备几个核心素质:第一,对互联网技术和产品有深刻理解和成功实践,最好是经历过产品从零到一过程的;第二,有敏锐的用户洞察力和数据驱动决策的习惯;第三,具备较强的团队管理和跨部门协调能力,能理解并适应黄河的文化;第四,最好是华人或有在华长期工作经验,能深刻理解本土市场。”
“要求不低。”何雨柱评价道,“这样的人,要么在硅谷,要么就在那几个冒头的国内互联网公司里当顶梁柱,挖角难度和成本都不会小。”
“是,但值得投入。”何耀宗肯定道,“互联网公司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头人。我们需要一个能点燃团队、带领产品快速迭代、在激烈竞争中杀出血路的人。”
“行,先按这个标准去物色。”何雨柱最终拍了板,“筛选出的最终候选人,带来见我,我亲自把关。”
“明白。”何耀宗松了口气,知道父亲这一关算是过了。
“我再加一条,其实还有很多新人也可以给个机会,当然,能不能走到我面前那就要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这个.”
“按照我说的去做吧,这个行业的标准本来就不是能按照常规衡量的。”
“好,我这就去办。”
招募信息通过猎头和集团海外渠道悄然发布。
正如预料,这样高规格的职位要求吸引了少数真正顶尖人才的注意,也伴随着高昂的薪资期望和复杂的谈判。
一个月后,经过何耀宗和人力资源部门的层层筛选,三位候选人进入了最终名单。
何耀宗将他们的详细资料传真给了已经回四九城的何雨柱。
何雨柱花了一些时间仔细的看了一下简历。
第一位,美籍华裔,张知行,四十岁,拥有斯坦福计算机博士学位,曾在硅谷一家知名软件公司担任技术副总裁,主导过大型企业级软件产品的开发,技术背景雄厚,管理经验丰富。缺点是缺乏纯粹的消费级互联网产品经验,且长期在海外,对国内瞬息万变的互联网市场了解可能不够深入。
第二位,国内某知名高校计算机系教授,李明翰,三十八岁,学术成果斐然,曾参与国家早期信息化建设项目,理论功底扎实,在业界也有一定人脉。优点是熟悉国内环境,技术视野开阔。缺点是缺乏大型互联网团队的直接管理经验和商业化产品落地经验,性格偏学术,能否适应互联网公司快节奏、高强度的竞争文化存疑。
第三位,梁文远,三十五岁,曾在南方一家已崭露头角的互联网公司担任核心产品总监,是该公司旗舰即时通讯软件从初期发展到百万用户的关键人物之一。有成功的产品经验,对用户需求敏感,做事风格凌厉,充满激情。缺点是相对年轻,资历较前两位稍浅,未曾独立掌管过一家公司,且其原公司文化与黄河差异较大,融合可能存在挑战。
何雨柱合上资料,沉思良久。
这三个人,代表了三种不同的路径和可能性,不过还不够。
然后何雨柱给何耀宗去了一个电话。
“耀宗!”
“爸!”
“这几个人我觉得都不是最佳人选,还要继续找。”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