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章 惊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章 惊醒 (第2/3页)

阁中,却直接“消失”了。

    根本就到不了太皇太后那里,直接就在内阁被处理,至于怎么处理,直接扣下,留中不发。

    还不等其他人反应过来。

    内阁便直接下发了盖着印的圣旨,明令要拆分诸部,除了吏部之外,其余权责比较复杂的诸部都要拆分,以及重新组建新的部门。

    五位内阁大学士将分别负责一些部门,而这些部门,包括已经被拆分过的工部等五部,以及有朝廷公共职能的大理寺、鸿胪寺等。

    最炸裂的还属于,甚至还包括都察院!

    作为独立于六部五寺之外的都察院,自从这个机构成立之后,一直便是独立于朝廷政务系统之外,谁都没想到,这一次,内阁竟然会对都察院动手。

    很多人都觉得内阁这是疯了吗?

    直接一下子触怒所有的朝廷主要行政部门,就算是当初太祖皇帝也没这么干过,这不是直接和所有人站在对立面吗?

    但等到大多数人将内阁初步的计划读完后,很多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这份计划对于怎么具体拆分六部、五寺、都察院,自然是没有的,毕竟这可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但对于拆分后的部门构成,却有一个大概,首先有一件最重要的事,这次改制是不裁撤官吏的,本质上只是部门职能的重新规划,而并非真的要借着这个机会,裁撤官吏。

    这一条就让大多数的底层官吏,放下了心,至少不用担心明天醒来,突然失业。

    其次便是第二条,对于新成立的部门,自然不可能如同现在这样,配备一个正二品的尚书,以及两个正三品的侍郎,下面还有那么多的官员。

    拆分后的部门会变小,中低层官员都分流到新的部中,而各部的三巨头,命运则不同。

    新成立的部,只有一个尚书、一个侍郎,尚书从二品,侍郎依旧是正三品。

    看到这一条的高级官员,表情就非常精彩,按照这种模式的话,最反对的自然是现在的尚书,以及许多侍郎。

    尚书既被降了品级,又被降了权力,那自然是誓死捍卫,侍郎虽然表面上官职没变,但权力却被降了,自然不满。

    要知道过去的尚书,那可是七卿、九卿,站在大明顶点上的人,这么被拆分后,简直就成了要饭的。

    而侍郎,当初从二品的布政使进京,能担任侍郎,属于高升,但这样拆分后,那可就不算是太高升了。

    至于从二品的巡抚进京,就更是平调,连升迁都算不上。

    甚至那些热门地区的巡抚,比如江南地区、河南、山东,那就更是看不上这个侍郎官位。

    但……

    许多人大概看出了其中玄机。

    这样改制后,京中部门必然会大大增加,换句话说,尚书的数量必然会大大增多。

    那必然将会有一部分侍郎能够升迁,成为一部尚书,虽然日后的尚书,不如从前远甚,但再不如,那也是一部之首,总比给别人当副手强。

    更暗流涌动的,则是外派的巡抚以及布政使,他们是不是也有机会能够调回京城,担任这新成立的一部尚书呢?

    现代社会,各地发展的都比较好,尚且一群人都想去京城当官,更何况是古代,京城乃是首善之地,绝大多数中高级官员,都是非常想进步,想去京城执掌风云的。

    这自然是李显穆早就留下的口子,否则他也不可能发疯一样的,真的把全天下的高级官员都得罪掉。

    就连太祖皇帝都要拉一派、打一派,他又有什么资格,真的和天下为敌呢?

    在这封圣旨被下达之后,当即便有大量的奏章上书反对,这自然不出所料,但这些奏章的数量远比想象中少。

    内阁五人立刻便知道,这第一步走对了,果不其然很多人还在观望,或者在做一些准备。

    京城之中,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大量的客船被雇佣,不知多少好马奔腾出京,无数人带着信件,星夜疾驰要将京中的陡然发生的大事告知亲朋、师长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