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2章 朕素以国事为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12章 朕素以国事为重 (第2/3页)

卖。但这些明明是最赚钱的垄断行业,却被朝廷给玩烂了。

    不过,盐引倒是起死回生,被毕自严做成了金融工具,每年能给朝廷带来几十万两税外收入。朱由检所设计的田租还没有发力,明年如果能够正常收上来的话,也能多个上百万石的税外收入。

    国家下场进行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朱由检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让手底下的大臣去论证并实现。

    十二月二十四日是朱由检的生日,也就是大明的万寿节。内阁几个大学士商量了一番,认为今年的万寿节可以办得大一些,当成个外交活动来办。

    他们提前几个月开始筹备,于是在万寿节当天,实现了“万国来朝”的盛况。甚至就连建奴都派遣使臣了,却被挡在了门外,科尔沁部却得到了许可。

    这次外交,草原部落并非主角,朱由检重视的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日本,一个是欧洲。他有意实现大明与这些国家邦交的正常化、常态化。

    万历朝鲜战争之后,大明与日本断交:

    大明方面对日本仍保持警惕,官员普遍认为其“野心未消”,且大明国力衰退,需应对建奴和民变,无精力主动修复对日关系;

    日本方面:丰臣政权瓦解后,德川家康建立江户幕府,初期需稳定国内统治,政策偏向保守,对与明朝建交的动力不足。再过几年,他们就要开启长达二百多年的闭关锁国了。

    大明的发展离不开日本,朱由检要抓紧时间,在日本闭关锁国之前,与他们建立稳定的贸易线,最好能够干预他们的国策。

    十七世纪全球都在干架,东方、西方,大国、小国,只要能够活下来的,普遍武德都不差。

    欧洲的三十年战争,规模大、烈度强、技术强,在战争之中催生出来的战术、战争科技,有很多值得大明学习的方面。西方的战舰、火炮,以及性能稳定的燧发枪,都是朱由检觊觎的好东西。

    西法战争以西班牙战败告终,其主导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衰退,直接导致了大明白银输入量骤减,造成大明银荒。

    大国要有大国的觉悟,当今是大航海时代,各国忙着殖民掠夺,甚至开始了近代化历程,而大明却还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面苦苦挣扎。或许大明国内的问题已经无解,将矛盾向外部转移,才是最终的出路。

    万寿节当天,京城内外张灯结彩,寺庙秃驴举办“祈福法会”,地方官员率僚属、乡绅在府衙设“万寿龙牌”,行朝贺礼,,为皇帝祝寿;京城百姓自发为皇帝祈福,原则上是自愿的,官府只是提倡。

    大朝会上,各国使臣向皇帝纳贡,他们的贡品千奇百怪,但不知其中出了什么奇奇怪怪的差错:

    皇极殿前,司仪官周延儒整了整乌纱帽,双手捧着明黄封皮的贡品礼单,躬身向前半步,清朗的声音在空旷大殿中响起:“启奏陛下!今日大朝会,各国使臣远道而来呈献贡品,现将礼单一一奏报,恭请圣听!”

    “准!”朱由检沉声道。

    周延儒展开礼单,先念向自称“大明藩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